当前位置:

专家揭秘:哪类人群最易被结核病 “盯上” ?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陈思雨 杨正强 编辑:李雅婷 2025-03-24 15:44:4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3月24日讯(记者 周曼 通讯员 陈思雨 杨正强)结核病又被称为“痨病”“带翅膀的癌症”,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7万年前。结核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哪些人容易中招?感染肺结核能否治愈?

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湖南省胸科医院)多位专家为大家进行解答相关知识,并共同呼吁:让我们从容面对结核病,共同终结结核流行。

哪些人容易患上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个很古老的疾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除头发、牙齿和指甲外,各器官、系统均可患结核病。”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主任、主任医师李升炉介绍,不同部位的症状不一样,而最常见的就是肺部,肺结核约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5%。

如今,结核病依然活跃,但科学逐渐认清了它的全貌。

“人群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普遍具有易感性,但免疫力低下者,如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者更易被感染。”李升炉介绍,虽然感染但并不意味着发病。由感染发展成疾病还与宿主的免疫状态、年龄以及吸烟、酗酒、营养状况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但是有一部分病人症状非常轻微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仅在健康体检时发现。”李升炉表示,结核病的早期症状没有特异性,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热、盗汗、乏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等症状,尤其是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伴有咯血者,应尽早就医排查结核病。

遵医嘱严格用药可实现治愈

药物是治疗结核病最基本的方法。结核病的治疗必须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原则,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只有规律用药才能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若治疗不规律或间断用药,易造成耐药,治愈率将大幅降低。”湖南省胸科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倩提醒,普通肺结核的规范治疗疗程一般为6个月,只要按医生的要求坚持服药治疗,90%以上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在服用抗结核药物1个月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甚至消失,有些患者就会自行停药。事实上,虽然1个月的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少体内的病菌数量,但就此停药会使疾病进展更快,并增加耐药的风险。因此,只有坚持用药,完成疗程才能充分杀灭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实现结核病治愈,并减少复发和耐药风险。

提高抵抗力可减少结核发病

李倩介绍,不是所有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都会发病,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一生发生结核病的概率约为10%,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数量,以及人体抵抗力。因此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发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结核病,首先要做的就是疫苗接种。我国对新生儿免费接种卡介苗,它虽不能完全避免被感染,但能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生。同时,建议老年人积极参加年度健康体检,接受胸片/CT检查。”李倩表示,市民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可用纸巾或胳膊肘遮挡,若用手遮挡则及时洗手,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

专家共同呼吁道,肺结核患者因疾病而使健康受到损害,治疗又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应关爱肺结核患者,帮助他们正确了解结核病,正确认识肺结核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心和决心,帮助患者采取预防结核传播的措施,做好患者家属及其亲友的健康教育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陈思雨 杨正强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7/68/1481021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