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技术共享!中津远程培训程序化呼吸机撤机

来源:红网 作者:李洁 高菊华 编辑:马婉华 2025-04-10 18:43:0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4月10日讯(通讯员 李洁 高菊华)津巴布韦哈拉雷,当地时间2025年4月8日上午9时许,在帕瑞仁雅塔瓦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内,一场跨越中非的“程序化机械通气撤机(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学术培训通过高清视频系统实时展开。第22批中国援津巴布韦医疗队联合湖南省人民医院,为津巴布韦重症医学领域医护人员提供规范化技术指导,标志着中津远程医疗合作迈向更深层次的“技术共享+能力共建”新阶段。

001.jpg

当地医护人员认真培训中。

本次培训依托中国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津巴布韦帕瑞仁雅塔瓦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对口合作项目援建的远程医学平台,实现“两端互联”:中国端,来自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惠芳用全英文实时授课,结合三维动画演示程序化撤机流程;津巴布韦端,来自帕瑞仁雅塔瓦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高依赖病房等科室20余名医护参训,现场学习氛围热烈。

培训聚焦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核心难点,系统讲解“撤机时机评估、呼吸力学监测、自主呼吸试验、并发症预警”四大模块。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之桥”,但过度依赖会导致严重并发症,“撤机不是简单的关机,而是精密的重启。”王惠芳在培训中表示:“通过呼吸浅快指数(RSBI)、咳嗽峰流速等7项核心指标的系统评估和程序化撤机策略,我们能让患者安全‘着陆’。”

远程医学中心自2023年启用以来,累计开展呼吸与重症医学、创伤急救、院感培训、重症护理等跨国培训20余场,参训医护覆盖津巴布韦帕瑞仁雅塔瓦医院各科室,其中80%的学员反馈“已将中国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

远程医学中心搭载的病例讨论系统,可长期支持中津医疗团队联合开展疑难病例会诊,实现“一次建设,持续受益”。远程培训让非洲医护人员同步获得全球前沿技术,这是传统援外模式难以实现的突破。

这场以“标准化技术输出”为核心的学术活动,不仅揭示了重症医学精细化管理的科学路径,更展现了中非医疗合作从“物资援助”向“智力赋能”的战略转型。

来源:红网

作者:李洁 高菊华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8/54/1485990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