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没有遭遇过下面这些情况:只是搬个快递,腰就痛得直不起来,是不是闪了腰?某天突然发现,相比曾经相同身高的老友,自己居然矮了一截?以前爬楼梯轻轻松松,现在为什么膝盖发软,得扶着栏杆爬?这是上了年纪的正常现象吗?不!或许,这只是你的骨头在“偷偷变松”!那么,有没有办法知道我们的骨头是否“变松”了呢?今天,长沙市第四医院核医学科专家就带大家了解专门检查骨头结实程度的好方法——骨密度检测。
什么是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是反映骨骼强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骨骼中矿物质的含量,来评估骨骼健康状况。进而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风险等。
现在检测骨密度最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双能X射线吸收法检查;另一种是超声检查。其中双能X射线吸收法,因其精度高,被称为“金标准”。
为什么要做骨密度检测?
1.发现早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早期症状隐匿,骨密度检测能帮助发现骨质流失趋势,及时进行干预。
2.评估骨折风险:骨密度低的人群,骨骼较为脆弱,即便轻微碰撞,也可能导致骨折,尤其是髋部、脊椎等关键部位骨折,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指导科学补钙:骨密度低不等同于缺钙,盲目补钙可能引发肾结石或血管钙化等问题。检测结果可以为个性化补钙、补充维生素D及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哪些人群需要重点关注骨密度?
根据临床指南,以下人群建议定期检测:
1.中老年人;
2.有骨折史或家族史者;
3.慢性病患者或长期服药者;
4.生活方式不良者,如长期低钙饮食人群。
骨骼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石。借助科学的骨密度检测,能更早察觉骨骼风险,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通讯员 解莹)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解莹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8/63/1491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