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是人体必需营养素。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生介绍,维生素C的摄入与心脑血管健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人类更容易缺乏维生素C
大多数非灵长类动物通常不会患动脉粥样硬化,也很少有冠心病或脑卒中。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在体内合成维生素C。相比之下,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因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只能通过饮食摄入维生素C。因此,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C这一特性,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具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C缺乏与动脉粥样硬化
维生素C缺乏会干扰胆固醇代谢,升高组胺水平,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因为血糖水平过高抑制了细胞对维生素C的摄取,导致类似于坏血病的结果。
维生素C有助于血管健康
维生素C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参与体内羟化反应和抗氧化功能,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可阻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保护血管免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发的细胞毒性损伤,防止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的氧化损伤。另一方面,维生素C作为羟化反应必须的辅助因子,能够强化血管之间的胶原蛋白,将微血管牢牢地保护起来,增加血管的强度和弹性。
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C
新鲜蔬果是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但储存和烹饪过程中容易导致其损失,因此建议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减少烹饪。如果饮食无法满足需求,可选择维生素C补剂。
总而言之,维生素C对人体很重要,靠食物的补充是基础,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很重要,尽量减少烹饪,如摄入不足或有特殊需求时,应及时增加维生素C的补充。(通讯员 袁挺)
来源:红网
作者:袁挺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8/67/1489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