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世界高血压日 | 高血压“年轻化”,预防要趁早

来源:红网 作者:曾英 编辑:马婉华 2025-05-16 21:39:57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17日是第21个 “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为“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27.5%,平均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有哪些危害?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病科(心血管内科)专家进行了详细介绍。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与遗传、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等相关。

继发性高血压:由于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

一般诊断标准为: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高血压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患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等轻微不适,这些不典型症状易被忽视,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意外时,往往为时已晚。高血压危害主要体现在长期血压超标悄悄地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损害,这些损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较高的死亡风险。

心脏:导致左心室肥厚,引起高血压心脏病,进一步发展引起心衰;

血管:使冠状血管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肾脏:高血压肾病,甚至尿毒症;

脑部: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卒中,如脑梗死、脑出血;

眼部: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甚至致盲。

如何防控高血压?

高血压与生活方式有关,高盐、肥胖、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等均为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而生活方式干预,可贯穿高血压治疗全程,推荐以下措施:

合理膳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日。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含钠盐高的加工食品摄入,多吃富钾食物。同时,减少脂肪摄入,控制总热量,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谷类、薯类等,适当补充蛋白质。可酌情选用葛根粥、菊花粥、桑葚粥、首乌豆枣香粥等中药药膳辅助调理。

戒烟限酒:高血压患者应彻底戒烟,且避免被动吸烟。高血压患者尽量不饮酒,成年人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

减重运动: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之间,可有效降低血压。可通过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改善心血管健康。

心态良好:高血压引发紧张、易怒、烦躁等不良情绪,而焦虑烦躁的持续存在反过来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长期兴奋状态,加重高血压。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性情绪影响。

管理睡眠:有效的睡眠时间和改善睡眠质量可以显著提高降压药的药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中药汤剂酸枣仁汤、归脾汤、朱砂安神丸等对改善睡眠有一定帮助。

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至关重要,以下人群需重点关注:年龄≥35岁(尤其是中老年人)、超重或肥胖者、长期高盐高脂饮食者、吸烟酗酒者、缺乏运动者、长期精神紧张者、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有糖尿病或血脂异常者等。

正确自测血压

推荐使用经过定期校对的正规厂家上臂袖带式电子血压计,注意袖带型号合适(过窄/过紧测值偏高,过宽/过松测值偏低);测量前平静休息10分钟,采用正确姿势;每天早晚测量,每次测2-3遍(间隔1-2分钟),取后两遍平均值;详细记录日期、时间、血压及心率读数,就诊时提供完整记录。医生提醒,精神高度紧张焦虑者不建议家庭自测。(通讯员 曾英)

来源:红网

作者:曾英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9/50/149651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