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作为全球致死致残的头号病因,在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前通常无明显症状,因此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由于早期症状隐匿,许多患者忽视了及时发现和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增加了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近年来,长期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的中青年人群,正逐渐成为高血压的潜在高危群体。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祁珩来介绍一下如何在生活中科学预防高血压。
生活中如何预防高血压?
限盐: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人的每日食盐量小于5g。建议使用限盐勺来衡量盐的用量。利用蔬菜本身的风味来调味,如将青椒、蕃茄、洋葱、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利用醋、柠檬汁、苹果汁、番茄汁等各种酸味调味汁来添增食物风味。同时要注意隐形盐的摄入,包括咸菜、腌菜、酱油、大酱、鸡精、味精、腊肉、辣条、火腿等。
增加钾的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包括香蕉、芒果、橙子、黄彩椒、土豆、菠菜、芥蓝、苋菜、空心菜、香菇等颜色偏黄、橙色的蔬果。
合理膳食:减少动物食物和动物油的摄入,包括限制动物内脏、肥肉、蟹黄、鱼籽、蛋黄、鱿鱼等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品摄入量。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限制各类西式糕点、巧克力派、咖啡伴侣、速食食品等摄入量。烹调油的油温不宜过高,选择脂肪酸数量及构成比合理的油,比如橄榄油、茶油等。每日烹调油用量小于25g(约半两,相当于2.5汤匙)。均衡营养,适量补充蛋白质,增加蔬菜水果(蔬菜每天8两至1斤;水果1-2个,约200-350g),增加膳食钙的摄入。辣饮食可以降压,可适当吃辣。
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及肥胖,体重指数正常范围为18.5-23.9kg/㎡,超重为24-27.9kg/㎡,肥胖为大于等于28kg/㎡,减重能降压。减重具体的方法可通过管住嘴、迈开腿,循序渐进。
戒烟:戒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烟瘾来犯时可深呼吸,咀嚼无糖口香糖,用餐后吃水果或散步,也可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钓鱼、打球,还可使用药物戒烟、应用针灸疗法戒烟。
戒酒:建议不饮酒或选择低度酒,避免高度烈性酒。男性每周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40g,每日白酒不超过1两,啤酒不超过300ml,红酒不超过100ml。女性每周酒精摄入量不超过80g,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g,孕妇不饮酒。
规律运动:高血压患者应该做中等强度、每天30-60分钟、每周5-7次的规律运动。运动形式可选有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柔韧性运动、综合功能练习。
减轻精神压力:避免负面情绪,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处理好家庭、同事间的关系;增强承受心理压力、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必要时心理咨询;避免和干预心理危机。
高血压患者生活中要注意的细节
拥有良好睡眠:高血压患者失眠可能出现昼夜节律消失、夜间高血压、靶器官更容易受损害、心血管事件更易发生,因此需要针对失眠进行干预。
改善生活方式:与医生进行商讨,确认需要改善的生活方式,制定最后目标,每次随访根据改善情况再更新近期目标。
提高管理生活的能力:提高自身对高血压的认知;避免孤独,和病友一起行动,让家人参与管理;建立合理的干预目标。
避免一蹴而就的运动:比如搬重物,这些运动可使血压瞬间剧烈上升,引发危险。
避免用力排便:用力排便可能引起血压剧烈波动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脑卒中等。注意平时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避免便秘。
注意温度变化:急剧的温度变化会引起血压的剧烈波动,甚至有致命可能,注意防寒保暖。寒冷的日子洗脸不要用凉水,尽可能用温水。
注意洗澡时水温变化:洗澡前后及洗澡时环境和水温差别太大会使血压波动太大,建议减小温差。浴盆较深,水压升高会造成血压上升,建议只浸泡到胸部以下。(通讯员 李莉英)
来源:红网
作者:李莉英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9/51/1496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