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5月13日讯(通讯员 吴辉 胡新亮)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由长沙市120急救中心、开福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在开福区清水塘鹅秀小学开展。本次活动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长沙市120急救中心培训团队为该校五年级245名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生命安全教育课。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形式,系统传授防灾减灾及急救实用技能,旨在提升青少年防灾避险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为校园安全再添一道“防护网”。
筑牢安全理念 共倡应急使命
活动伊始,开福区少年宫主任浣润姣在致辞中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安全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培训让应急知识入脑入心,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基石。”
市120急救中心主任刘科宇语重心长地教育同学们,一要“防”——预防是守护安全的第一步,需增强日常安全意识,规避交通、溺水、异物卡喉等常见风险;二要“学”——掌握急救技能是关键,需认真学习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应急知识,关键时刻能救人救己;三要“做”——技能需要在实践中锤炼,鼓励学生在仿真模型上反复演练,确保动作规范、操作熟练。
理论为基 织密安全知识网
“地震时该如何避险?”“同伴溺水后能否直接跳水施救?”急救培训导师胡新亮以问题引入,通过真实案例与动画演示揭开防灾知识的科学面纱。在“地震逃生”环节,学生们了解到“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险口诀;针对暑期高发的溺水事件,胡老师总结强调“叫叫抛伸”四步法:大声呼叫或打电话求助,抛漂浮物,用长杆延伸救援,切勿盲目下水。”
心肺复苏与AED操作成为全场焦点。胡新亮借助模型,将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提炼为九个字,并着重讲解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及人工呼吸要点。“手臂伸直、掌根发力,按压时想象自己在弹奏一首《最炫民族风》!”幽默的比喻让复杂的操作要领变得生动易记。当讲解完AED的操作后,同学们纷纷感叹:“开机后听语音提示,贴电极片,分析心律,充电放电,原来救人可以这么简单!” 孩子们通过积极踊跃回答老师问题,进一步检验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实战演练 解锁生命守护密码
理论课程结束后,培训教室变身“实操大课堂”。在培训导师指导下,学生们分组在模型上练习心肺复苏术。“按压30次,吹气2次,一定要持续到医护人员到达!”尽管额头沁出汗珠,同学们仍坚持完成整套操作。培训导师点评道:“很多同学第一次操作就能做得如此规范,这份认真值得点赞!”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当正午的阳光为校园添上更多温暖,这场充满生命力的培训也画上了句点,安全的种子已悄然在校园生根。正如刘科宇所言:“今天孩子们学会的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份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当万千少年都能成为‘急救红领巾’,我们的社会将构筑起最坚固的安全长城。”
来源:红网
作者:吴辉 胡新亮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9/57/1495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