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科普丨牙结石有哪些危害?

来源:红网 作者:杨惠琴 编辑:李雅婷 2025-10-17 19:59:2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7日讯(通讯员 杨惠琴)你知道吗?牙齿上那些刷不掉的“硬疙瘩”——牙结石,其实就是牙菌斑“从软到硬”堆积钙化的结果。而老年人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下降,更易形成牙结石。长沙市口腔医院五一路院区特诊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敬阳提醒:牙结石一旦形成无法通过刷牙去除,需及时干预,才能守护牙齿和全身健康防线。

牙结石的危害

1、牙龈炎与牙周炎:粗糙的牙结石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红肿、出血,严重时可发展为牙周炎,造成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2、影响咀嚼功能:牙结石堆积加剧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影响老年人进食与营养吸收。

3、口腔异味:牙结石及附着细菌易引发顽固性口臭,影响社交与生活质量。

牙结石对全身的影响

1、心血管疾病:牙周细菌可进入血液,加重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等风险。

2、糖尿病恶化:牙周感染干扰血糖控制,而糖尿病患者也更易出现牙周问题。

3、呼吸系统感染:口腔细菌被吸入肺部,增加肺炎、慢阻肺等风险,对老年人尤为危险。

4、营养不良与全身衰弱:牙齿松动、缺失影响咀嚼,长期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体质下降。

牙结石为何更“偏爱”老年人?

牙结石之所以更“偏爱”老年人,并非它有所选择,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口腔环境与身体机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牙结石的形成创造了“便利条件”。

1、口腔自洁能力减弱:随着年龄增长,唾液分泌量减少,其对牙齿的冲刷作用和中和酸性能力随之下降,口腔环境更利于牙菌斑附着和钙化。

2、手部功能与视力减退:因关节炎、视力模糊或认知能力下降,导致刷牙、使用牙线等精细操作变得困难,日常清洁效果大打折扣。

3、修复体带来清洁难题:佩戴的假牙或固定桥与真牙交界处容易形成卫生死角,若清洁不当,极易成为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庇护所”。

4、多年积累效应:由于口腔保健意识不足或畏惧看牙,多年未进行专业洁牙,牙菌斑和牙结石得以层层沉积,最终形成坚硬如“盔甲”般的厚重结石。

老年人牙结石预防指南

1、温和有效刷牙:建议使用软毛牙刷或电动牙刷,早晚各刷一次,尤其注意牙龈与牙齿交界处。

2、牙缝深度清洁:牙线、牙缝刷是清洁牙缝的“金标准”,适合老年人牙缝渐宽的特点。

3、假牙每日清洁:可摘戴的假牙每天应取下清洗,避免成为细菌温床。

4、坚持定期洗牙:防患于未然: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及时清除牙结石,预防牙周病。

5、注重饮食护齿:少食黏软甜食,多喝水,适当摄入富含纤维的蔬果,有助于口腔自洁。

长沙市口腔医院医生温馨提示,许多老年人认为“牙松齿落”是自然现象,从而忽视口腔护理。其实,牙齿完全可以健康陪伴终生。洗牙不会“把牙洗松”,反而通过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为口腔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从而有效阻断牙周病的进展,这也正是守护天然牙齿的关键措施。

来源:红网

作者:杨惠琴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4/51/1536118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