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湖南省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4日讯(记者 戴丹 摄影 龚子杰 通讯员 黄睿 龙利君)邵阳在中医药领域手握两块分量十足的“金字招牌”——既是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也是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在10月14日举行的《湖南省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余勋伟表示,在中医药发展上,邵阳“有基础、有潜力、有目标”,未来将着力做好六篇文章。
余勋伟表示,《若干措施》的出台对邵阳中医药发展是重大利好。文件包括10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涵盖种植、生产、加工、科研、品牌、企业培育等方面,涵盖面广,含金量高,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撑,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氛围。未来,邵阳主要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抓落实:
做强“种业+种植”文章。一方面,邵阳是中医药资源大市,有很好的中药材资源,要加快建设种质资源库和良种繁育基地,把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另一方面,提升中医药种植规范化水平,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一批示范基地建设,引领整个中药材种植水平的提高,从源头把好中药材的质量关。
做优“加工+制造”文章。在加工方面,重点培育一批中医药的骨干企业,推出好产品。用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氏正骨术和龙山药王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生产。力争在中医药的加工上,把环节做深做透;在制造上,把环节做精做优,推动中医药的加工和制造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做大“流通+贸易”文章。流通方面,计划依托隆回的道地药材产业园和小沙江山银花交易市场,构建“有形市场+电商平台+准期货市场”的模式,推动中药材、中药材产品的营销。在贸易平台上,重点依托邵东廉桥中药材市场,把市场建成立足邵阳、辐射周边、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市场,进一步发挥好平台的优势和潜力。
做好“中医药+融合”文章。第一个方面是要抓好“中医药+旅游”。邵阳的旅游资源很丰富,中医药种植面积现在有120.8万亩。将把中医药的种植加工、生产、贸易、流通和文化旅游进行结合,打造一批以中医药为主题的文化街区、主题公园和旅游精品线路。第二个方面是做好“中医药+康养”。围绕中医药打造一批康养服务和旅居体验的示范基地。第三个方面是做好“中医药+美食”。将加大力度推动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把中药材做成既治病又解馋的好产品。
做好“研发+应用”文章。在研发方面,推进一批中医药研发平台的建设,推动一批中医药产品的研发。在应用方面,加大力度推动中医药产品在医院的准入、应用。
做好“政策+要素”文章。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的中医药工作专班,一体推进中医药的发展。强化政策支持。目前邵阳市已经拟定了初步的方案,后续将结合国家和省里的要求,特别是结合省政府出台的《若干措施》,立足邵阳实际,出台具体举措,确保每一项任务落地落实。强化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持。对中医药发展,在用地上优先保障;从财政拿出部分资金,争取上级部分资金,同时和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支持中医药发展的金融产品;推出政策加大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
来源:红网
作者:戴丹 龚子杰 黄睿 龙利君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4/58/1535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