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31日讯(通讯员 罗盘)最近,在湖南省第二人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病房住进了一位35岁的患者龙女士(化名)。入院时,龙女士显得焦虑和痛苦,用一只手紧紧地捂着左眼周围,表示她的眼眶一阵阵钻心的疼痛,夜间在睡梦中会痛醒。伴随的还有看东西会变成两个模糊的重影,以至于走路容易踩空,也不敢开车。龙女士的症状在几天内越来越重,她这才慌忙来到医院。
在经过医生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发现龙女士的左眼球无法自如地转动,结合她剧烈的眼眶疼痛及复视现象,医生高度怀疑她患上了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痛性眼肌麻痹。
在经过一系列检查排除了其他疾病后,龙女士痛性眼肌麻痹诊断成立,医生给予龙女士规范激素治疗,果然,第二天查房时,龙女士疼痛感明显减轻,脸上的愁容舒展了,目前,她正在进一步康复中,复视情况也一天天好转。
那么,什么是痛性眼肌麻痹呢?科主任周妮娜主任医师解释,痛性眼肌麻痹这个疾病名称,是直译的诊断描述,其中痛性指的是患者首发且剧烈的眼眶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眼球后部或眼眶周围;眼肌,指的是控制眼球转动的六条肌肉;麻痹,是指挥这些肌肉的颅神经出了问题,而变得无力甚至瘫痪。这样三者合而为一,就是该病的核心特征,因此叫做痛性眼肌麻痹。
如果把人的眼眶后部、大脑深处的海绵窦想象成一个繁忙的“环形交通枢纽”,这里有多条重要的“高速公路”,即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交汇,它们负责支配眼球转动;还有负责面部感觉的“电缆”,如三叉神经第一支等穿过。当这个“枢纽”因为炎症、感染、血管异常、肿瘤或者自身免疫等原因发生炎症肿胀时,就会压迫和侵袭到这些神经,从而引发剧烈疼痛和眼球活动障碍。
周妮娜表示,痛性眼肌麻痹是一个排他性的诊断,这意味着医生就像一个侦探一样,需要小心翼翼地通过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客观的辅助检查来排除其他疾病。但一旦确诊,像龙女士这样,治疗效果往往非常显著。通常在用药后48至72小时内,患者的剧烈疼痛会得到缓解,而眼球活动恢复会慢一些,需要几周甚至更长时间。
痛性眼肌麻痹虽来得凶猛,但是一旦经过确诊和积极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很少留下严重后遗症。在急性期,患者疼痛感剧烈,需要及时就医。另外因为有复视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周妮娜提醒,要避免患者驾驶和高空作业,生活中最好有专人陪伴,可用眼罩遮盖住麻痹的眼睛,这样能有效消除复视、减轻不适感。
来源:红网
作者:罗盘
编辑:戴丹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4/75/15396185.html
 时刻新闻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