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31日讯(通讯员 朱英)生活中,不少人经常在饭后觉得上腹部胀胀的,偶尔还会隐隐作痛,吃点胃药能缓解,没过几天又反复;还有人早上起来口气明显,即便认真刷牙也没有改善,甚至偶尔会反酸、烧心,以为是“胃炎”“消化不良”,没当回事,直到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作为一种常见的胃部致病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并不低。那么,当身体出现哪些迹象时,需要考虑可能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呢?长沙东大肛肠医院主任医师毕超指出,识别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可以从以下一些持续或反复出现的身体信号入手。
上腹部的反复不适是最常见的信号之一。如果经常感到上腹部疼痛、饱胀,尤其在进食后加重,或者存在烧心、反酸、嗳气等情况,且这些不适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就需要引起重视。这些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引发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密切相关。
口腔中有难以消除的异味。不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会伴有顽固性的口臭,这种口臭并非单纯源于口腔卫生问题,即使认真刷牙也难以彻底消除。这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不仅存在于胃内,也可能在口腔牙菌斑中寄生,其代谢产生的气味会通过消化道散发出来。
食欲与体重的变化。受感染后,由于胃部功能受到影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早饱感,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如果排除了刻意减肥等因素,伴随上述消化道症状,也应考虑排查感染可能。
此外,一些非特异性的全身表现也值得警惕。例如,长期的消化不良可能导致贫血、营养不良,使人出现乏力、精神不振的状态。虽然这些症状不具特异性,但若与胃部症状合并出现,则增加了排查的必要性。
毕超提醒,上述表现仅为识别潜在风险的参考,并不能作为确诊依据,部分感染者也可能完全没有症状。当持续胃部不适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医生会通过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等检测方法来明确诊断。
来源:红网
作者:朱英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4/75/15396429.html
 时刻新闻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