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8日讯(通讯员 雷雨婷)25岁小高(化名),一年前就被“小毛病”困扰——容易疲劳、食欲不佳、稍动就体力不支,以为是工作压力大、加班劳累所致,未放在心上。直到最近,这些不适逐渐加重:不仅整日不想吃饭、还频繁出现恶心呕吐、体力持续下降、体重越来越轻……察觉到不对劲的他,紧急来到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肾内科就诊。
检查结果显示,小高的肾功能指标肌酐高达1831μmol/L、尿蛋白显示(+++),提示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Hb)仅71g/L ,存在中度贫血;肾脏彩超提示双肾萎缩,最终考虑为慢性肾脏病5期(也就是尿毒症期),从此需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等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
“才25岁,怎么就到了尿毒症阶段?”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肾内科负责人、主任医师罗志谋说:尿毒症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近年来临床中像小高这样的年轻患者也有不少。
这些“年轻态”习惯,正在悄悄伤肾
1.重口味饮食成常态:长期高盐、高糖、高脂饮食,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的风险,甚至导致肾脏的相关损伤。
2.熬夜成生活标配:年轻人经常加班、刷手机熬夜,会干扰内分泌与免疫功能,影响肾脏代谢异常,造成肾脏排毒能力下降,易导致毒素在体内堆积,引发肾脏疾病。
3.饮酒应酬不当回事:大量饮酒易诱发高尿酸血症,若未及时规范治疗,可增加痛风石形成的风险,进而导致肾功能损伤甚至发展为肾衰竭。
4.憋尿缺水成“职业病”:因工作繁忙长期憋尿易引发尿路感染;日饮水量<1500ml,导致尿液浓缩,增加肾结石风险,严重时可导致梗阻性肾病。
此外,健康意识薄弱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年轻人往往自以为身体健康,忽视定期体检,即便出现疲劳、食欲差等早期信号,也总以“累了”为由拖延,等到症状明显时,肾病往往已发展至中晚期。
别忽视!这些可能是肾病的求救信号
1.尿液异常:尿量突然增多或减少、夜尿频繁;尿色变深(如茶色)、浑浊或出现大量泡沫;排尿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
2.水肿:颜面部、眼睑、下肢等部位出现水肿。
3.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体力下降等全身症状。
罗志谋解释,并非所有慢性肾脏病都会发展至尿毒症,慢性肾脏病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各异,肾脏疾病之所以“沉默”是因为早期症状多隐匿,不易被察觉,若能早发现、早干预,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
5个要点,为肾脏筑牢“防护墙”
1.避诱因:不滥用止痛药、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忌熬夜、憋尿、重口味饮食,减少感染风险。
2.控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指标,避免病情进展损伤肾脏。
3.识信号:一旦发现身体易疲劳、泡沫尿、水肿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4.勤筛查:建议健康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尿常规+肾功能+肾脏彩超检查,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
5.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坚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预防感染。
来源:红网
作者:雷雨婷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52/15439604.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