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9日讯(通讯员 周娟)明明周围很安静,耳朵里却总响个不停?一会儿是“嗡嗡嗡”,一会儿是“蝉鸣声”,甚至还有“嘶嘶声”,这就是常说的耳鸣。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医生提醒,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
耳鸣不是一种病,而是耳朵发出的“异常信号”,没有外界声音刺激,却主观听到了各种响声。
耳鸣分哪几种?
按响的时间长短分类:急性耳鸣(响了不到3个月)和慢性耳鸣(响了3个月以上)。急性耳鸣大多与最近熬夜、被噪音吵到、压力大有关,调理后容易恢复。慢性耳鸣可能藏着耳朵或全身的毛病,需要更多时间调理。
按能不能被别人听到分类: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常见的是主观性耳鸣,只有自己能听见;客观性耳鸣特别少见,是身体里真的有“响声源”,比如血管跳、肌肉抽搐,医生用听诊器能听到。
为什么耳朵会“嗡嗡响”?
不良生活习惯:每天熬夜或者压力大到睡不着,容易耳鸣。抽烟、喝酒、每天喝好几杯咖啡,也会让耳鸣更严重。
身体藏着小毛病:耳朵本身的问题最常见,如中耳炎、耳朵里进了异物、梅尼埃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耳鸣。
环境太“吵”:长时间在噪音大的地方工作比如工厂、工地,或者突然听到巨响,耳朵里的耳蜗毛细胞会被损伤,容易耳鸣甚至失聪。
药物影响:长期吃阿司匹林、庆大霉素这些药,可能伤耳朵。
遇到耳鸣,应该如何处理?
做好调理:尽量远离噪音大的地方,若实在不可避免,可以戴上耳塞;每天早睡早起,别熬夜;咖啡、酒少喝,烟戒掉;多散步、练瑜伽。
及时找医生帮忙:如果耳鸣响了超过1周,或伴随听力下降、头晕、头痛,及时去耳鼻喉科看诊。
心态放轻松:听音乐、看书、和朋友聊天,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来源:红网
作者:周娟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53/15443014.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