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0日讯(记者 李雅婷 通讯员 李雅雯)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连续收治了多名因误服家用化学品导致严重食管腐蚀伤的幼儿,情况令人揪心。该科副主任医师刘莉发出紧急警示:许多家用化学品包装鲜艳,对探索期幼儿极具诱惑力,家长务必做好安全收纳,将危险品存放在儿童“高而远”之处,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幼儿误服强碱清洁剂,食管遭受严重损伤
1岁的乐乐(化名)是近期收治的病例之一。据乐乐奶奶回忆,刚学会走路的乐乐趁家人不备,颤颤巍巍走到厨房,被地上颜色鲜艳的厨房清洁剂瓶子吸引。孩子误以为是食物,用嘴巴咬开瓶盖喝下,随即因剧烈疼痛哇哇大哭。经医院诊断,乐乐为食管腐蚀伤二度。
“我们查看了该清洁剂的成分,主要是强碱——氢氧化钠,它已经对孩子的食管造成了明显的损伤。”刘莉副主任医师介绍,胃镜检查发现,患儿食管中下段出现了大片状溃疡。此类损伤风险极高,急性期可能发生食管穿孔甚至大出血,危及生命;远期则可能因疤痕愈合导致食管狭窄,严重影响进食,可能需进行多次食管扩张手术,过程漫长而痛苦。而像氢氧化钠这类强碱成分,正是家用化学品中常见的强腐蚀剂类型,也是导致幼儿食管不可逆损伤的主要“元凶”之一。
腐蚀剂伤害不可逆,一次误服或致终生痛苦
刘莉副主任医师进一步指出,除了含有强碱的厨房清洁剂,孩子们误服的具有腐蚀风险的物品,还包括管道疏通剂(多含强酸/强碱)、除锈剂、玻璃水等;同时,纽扣电池、磁珠等小型物品也因可能引发窒息、肠道损伤等问题,同样极具高风险。她特别提醒,这类涉及腐蚀或窒息风险的意外,大部分都发生在3岁以内的幼儿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物品缺乏危险辨识能力,且习惯用“嘴”探索世界,更容易误服危险物品。
另一个长期病例揭示了误服腐蚀剂的终生影响。刘莉介绍,一名曾误服腐蚀剂的患儿,损伤从口腔贯穿整条食管,初期不得不依靠胃造瘘维持生命。尽管经历多次手术,但由于食管功能丧失、疤痕反复增生,孩子长期只能进食半流质食物,生活质量极差。
“治疗目标仅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完全恢复正常已不可能。”刘莉说。
医生提醒:急救切记“三要四不要”
面对潜在风险,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刘莉副主任医师郑重呼吁家长掌握以下急救原则:
要做的(三要):
立即用清水漱口清理口腔;
若皮肤或衣物有沾染,用大量清水冲洗;
立即携带误服物品包装,第一时间送医!
严禁做的(四不要):
严禁在家中自行催吐;
严禁尝试使用任何中和剂;
严禁盲目服用牛奶、蛋清等物质,以免延误救治或引发并发症;
避免一切可能造成二次伤害的错误操作。
刘莉副主任医师最后表示,家庭安全无小事,必须将化学清洁剂、纽扣电池等危险物品视为“毒药”,严格管理,锁起来或放在儿童绝对无法触及的“高而远”之处。一次短暂的疏忽,可能给孩子带来无法挽回的终生痛苦,所有家长都必须引以为戒,筑牢家庭安全防线。
来源:红网
作者:李雅婷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54/15421310.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