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0日讯(通讯员 朱英)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熬夜频繁等因素,让慢性胃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不少人在体检中查出“萎缩性胃炎”,往往会陷入恐慌,过度焦虑,担心胃部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其实,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的一种常见变化,并不等同于胃癌,通过科学认识和合理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副主任医师余仁贵解释,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指胃黏膜的腺体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导致胃黏膜变薄,但并不意味着胃的整体缩小。这种变化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胆汁反流等。萎缩性胃炎虽然属于胃癌前疾病,但发展过程漫长,只有少数患者会发展为胃癌,绝大多数通过规范治疗和管理可以保持稳定。
如何科学应对?
及时寻求正规诊疗:查出萎缩性胃炎后,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由专业医生结合症状、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评估,明确病情程度与诱因,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案,避免误诊误治或延误调理时机。
调整生活与饮食结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减少辛辣刺激、油腻、过烫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注意饮食卫生,积极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该细菌是诱发和加重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因素。
定期监测与情绪调节: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相关复查,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胃肠道蠕动与分泌功能,不利于黏膜修复。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温馨提示:萎缩性胃炎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医生的共同配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接受专业指导,才能控制病情发展,维护胃部健康。
来源:红网
作者:朱英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64/15445007.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