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都快成腹泻、腹痛专科门诊了!”这是近期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儿科急诊宋医生的一句感慨。
中秋过后,儿科门诊“拉肚子”、腹痛、呕吐的小朋友明显增多,尤其以学龄期儿童居多。这是怎么回事?
大多数孩子是“吃坏肚子了”。换季天气转凉+中秋节饮食不节=受凉+脾胃运化失职,导致腹泻。
腹泻是指每日排便3次以上或者明显超过日常频率,粪质稀薄(含水量>80%)、水分增加或含未消化的食物或黏液、脓血,是儿科常见病。
有经验的家长通常都会自我诊断一下:“着凉了”“吃坏肚子了”“消化不良”……再自己给孩子治疗一下:“忍一忍、熬一熬、不管它或者搞点消炎药、止泻药吃吃”,真是这样吗?
关于腹泻,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误区一
乱吃止泻药。
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腹泻,若症状一出现就吃蒙脱石散等止泻药,也就意味着体内的“有毒物质”滞留,可能再次出现更严重的腹泻甚至诱发肠道疾病。
建议一般情况下,一天腹泻不超过3次,不必着急吃止泻药、抗生素等药物,可适当多喝些水,吃点粥,或者补充淡盐水。
误区二
腹泻就吃抗生素。
腹泻时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肠道益生菌死亡,还会造成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病菌大肆繁殖,破坏菌群环境,反而加重病情。
如果病情严重,建议到医院进行诊治,遵医嘱选用药物治疗。
误区三
放任不管。
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确实有自愈的可能,但若毫不在意,也可能出现更大的隐患。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产生的有害物质,被人体吸收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腹痛、头痛甚至肌肉麻痹、呼吸衰竭等。
所以如果腹泻出现1-2天后开始加重,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正确的处理方法
可以通过控制饮食、保暖、改善生活方式,减轻症状。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导致很多水分、电解质丢失时,可以口服补液盐或者加盐加糖的温水,脱水严重时要及时就医。
清淡饮食,避免食用油腻性、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选择一些温凉流质性的饮食,比如面条、米汤或果汁等。
以下5“不”特别注意!
不吃芹菜、韭菜、草莓、菠萝等富含纤维食物,对肠道黏膜有刺激性。
不要喝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乳糖。
不要喝豆浆,豆浆中含有低聚糖物质会促进肠蠕动,对腹泻患者不合适。
不要吃甜食,易产气,造成腹泻腹胀。
不着急恢复正常饮食。在腹泻基本缓解后的3-5天之内,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不能掉以轻心。
远离腹泻,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呢?
病从口入,日常要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以及制作和取用食物时要洗手。
饮食控制,少吃辛辣刺激、寒凉的食物,避免冷热交替(例如火锅+冷饮),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尽量吃新鲜的食物,不吃隔夜菜。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特别是肚脐等易受凉部位要更加注意。
放松心情,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腹泻的原因很多,若常规处理不见好转的话,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腹痛、便血、消瘦、腹部包块等要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化验大便常规、隐血试验,血检如血常规、电解质等,肠镜检查等辅助诊断。(通讯员 刘丽)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丽
编辑:吕周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3/63/14317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