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进学校就不说话?7岁女孩患上选择性缄默症

来源:红网 作者:易征洋 杨醉文 编辑:周曼 实习生:粟杭 2017-10-12 16:54:5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0月12日讯(记者 易征洋 通讯员 杨醉文)7岁的芊芊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说话快人快语,而且最爱跟小区里的孩子们疯玩,这样的孩子,却一进学校就不说话了。10月12日,记者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获悉,芊芊被诊断为选择性缄默症。

  “她上幼儿园三年都没说话,一进学校就不说话,但出了学校又很正常,我们之前以为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在医院儿少心理科门诊,芊芊的妈妈告诉医生,“但是现在进小学了,还是这样,在小学也不愿意跟人沟通,老师上课也不回答,这怎么行呢?所以我们带她来看看。”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少心理科马静博士仔细的询问了芊芊的相关情况,完善了检查,在诊室中,芊芊能够和医生进行交流,表现的也很正常,当医生谈及为什么在学校不说话,芊芊保持了沉默,她的妈妈说“她回家能够告诉我今天老师上了什么内容,教的东西她都能复述出来,但是就是不开口,跟小朋友的互动也比较少,基本上靠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马博士,我家孩子究竟是什么问题啊?”芊芊的父母着急的问。

  马静博士在和患儿沟通后,考虑芊芊所患的是一种儿童少见疾病,叫选择性缄默症,它是以患儿在某些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如学校,有陌生人或人多的环境等)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言语正常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马静介绍,1994年美国心理协会推测的临床选择性缄默患儿不足儿童总数的1%,Kopp、Kamulainen、Bergman等对选择性缄默症做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在0.2%到2.0%之间,绝大多数患儿持续一年以上,一些研究显示女孩患者稍多于男孩,比例为2:1。我国文献中只有零星的个案报道或在综述文献中提到,尚无流行病学研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选择性缄默症虽比较少见,患儿绝对数也很大。由于心理科普的普及率并不高,这种病还未被大众了解,因此可能会造成患儿的就医延误。

  对于引发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原因,马静表示,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病前具有性格特征:患儿病前往往具有敏感、胆小、害羞、孤僻、脆弱、依赖等性格特征,或是患儿的父母常有人格异常和精神障碍。第二,发育成熟延迟:患儿虽然已经获得语言功能,但开始说话的时间比正常儿童要明显延迟,且常常伴有其他语言问题。还常伴有功能性遗尿、功能性遗粪等其他发育性障碍,其中部分患儿的脑电图表现为不成熟脑电图及其他异常变化。第三,.心理社会因素:患儿早年常有情感创伤的经历,如家庭矛盾冲突、父母关系不和、父母分居离异、父母虐待儿童、家庭环境突变等,有些患儿就是在家庭环境变迁或一次明显的精神刺激后发病。

  根据芊芊的情况,马静博士安排了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杨醉文对芊芊进行了游戏治疗和沙盘治疗,芊芊的父母也积极配合,跟老师一起对芊芊进行关注,目前芊芊有了明显改善,在学校已经能够回答老师的提问了。

  “对于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这一类孩子,需要综合的治疗方法,从个体,到家庭,到整个环境都是治疗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孩子还需要辅助药物。”马静提醒说,“家长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应尽早就医开始干预,延误治疗则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给在学校的生活带来困难”。

来源:红网

作者:易征洋 杨醉文

编辑:周曼 实习生:粟杭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2017/10/12/41931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