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雅二医院破解极低体重儿供肾难题,为尿毒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来源:红网 作者:易征洋 余少杰 编辑:易征洋 2018-03-20 17:35:1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3月20日讯(记者 易征洋 通讯员 余少杰)可移植器官的短缺一直是全球性的难题,然而也常有爱心人士捐献的器官因条件限制无法利用,极低体重新生儿供肾便是其中一种。

  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外器官移植科主任彭龙开教授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尿毒症患者的移植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3月20日,时刻新闻记者获悉,团队相关成果于日前在《美国器官移植杂志》(简称AJT)发表,标志着我国极低体重儿供肾利用水平跻身世界前沿。

  “儿童器官的利用率一直远低于成人,这与儿童器官体积小、手术难度大、术后管理困难、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因素有关。”彭龙开教授介绍,这其中最困扰临床医生的当属移植物栓塞和移植术后的高灌注损伤。移植物栓塞直接导致手术失败,影响移植物的近期存活;长期的高灌注损伤导致移植肾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硬化,患者出现持续性、大量蛋白尿,影响移植肾的远期存活。

  作为目前年移植量湖南第一、全国前五的肾移植中心,湘雅二医院在早期实践中完成超过200例儿童供肾移植。通过理论研究和技术革新,很好地解决了供体年龄>5月,体重>5公斤,肾脏长径>5cm的儿童供肾移植难题,将血栓的发生率降至1%以内。

  然而,年龄低于5月龄、体重低于5公斤的极低龄、极低体重新生儿供肾移植,因血管过细(仅牙签粗细)、易形成血栓等原因,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国内外仅见零星报道,且在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的情况下,移植肾栓塞率仍高达60-80%。

  为攻克这一难题,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彭龙开主任和余少杰主治医师等团队成员,创造性地提出“利用主动脉远端建立流出道的双肾整块移植”新术式,利用一侧的髂总/髂外动脉与受体的髂外动脉/腹壁下动脉吻合,建立流出道,使得不能进入肾动脉的血液通过流出道快速被分流,避免血液瘀滞,降低血栓发生风险;同时还提出保护血管鞘、根据肾血管走行特点将左、右肾位置对调、以及器官获取时使用不带球囊的导管进行灌注等一系列新理念、新做法。

  利用新术式,先后共完成12例体重3.5公斤左右的极低龄、极低体重新生儿供肾移植,在未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的情况下,无一例发生栓塞,创造了外科奇迹。

  “体重最低的捐献者仅1.9公斤,根据文献检索,是目前世界上获得圆满成功的最低体重新生儿供肾移植。”余少杰介绍,经过长期随访,团队成员发现有效的流出道能自动调节肾脏内的流量和压力、减轻高灌注损伤。这一技术革新,完美地解决了新生儿供肾移植的近期和远期存活难题,拓展了器官来源,为更多的尿毒症病人带来了希望;同时把我国在这一领域直接推进到了世界最前沿的水平。

  在这篇名为《利用主动脉远端建立流出道的极低体重新生儿供肾双肾整块移植新术式》(A novel technique for en blo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from infant donors with extremely low body weight by using the distal abdominal aorta as an outflow tract)的原创性临床文章中,团队将这一经验介绍给了世界同行,不但促进了移植科学的进步,还有力地展现了我国移植医学的国际形象。

来源:红网

作者:易征洋 余少杰

编辑:易征洋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2018/03/20/41748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