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头记” 医院里的石头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粟青梅 编辑:易锐华 2018-12-04 17:37:27
时刻新闻
—分享—

391702100509555075.wm.png

瓶子里的“石头”。

红网时刻12月4日讯(通讯员 粟青梅)在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有一个 " 石头博物馆 ",有一群喜欢收集“石头”的外科医生,在他们办公室的文件柜中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石头”,它们都是从患者体内取出来的“战利品”——各种脏器内结石。

据统计,在医院肝胆外科和泌尿外科,文件柜中放着大大小小的玻璃瓶共有六七十个,每个玻璃瓶里装着一位病人的结石标本。专家们表示,有些结石标本,病人有意愿自己保存的就交病人保管了;随着碎石技术的发展,很多结石已经被碎掉成渣屑状清理干净了;留着这些有着特殊意义的石头,主要是为了给医学生做教学和给病人做健康教育用。

53岁的胡师傅是娄底人在星沙务工,今年10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腹痛,呈间歇性胀痛,无其他不适。在当地医院予以对症处理,稍有缓解。不久病情加重,来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泌尿外科就诊。

泌尿外科主任张军通过仔细询问病情及完善相关检查,诊断左肾重度积水、右肾多发结石并积水、泌尿道感染,收入住院治疗。针对患者病情,医护人员经过精心术前准备,拟定手术方案。五天后,由张军主刀为胡师傅施行了手术,手术进行了4小时左右,在左肾,通过造瘘口,引流出草绿色脓液约3000ml,足足装了一脸盆,家属看到都吓了一跳;在右肾,在肾盂及右肾上下盏分别找到结石,取EMS(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逐步击碎结石并吸出,稍大结石块钳夹取出。清除的结石交给家属后行结石分析。张军表示,病人双肾皆有大量结石,一般情况下会先进行一侧手术,一月后再行另一侧手术。胡师傅由于左肾有重度积水,为了让其一月后的手术顺利进行,尽早康复,先进行造瘘引流术,引流出脓液,避免感染扩散。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泌尿系结石等疾病的检出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泌尿系结石,就是尿石症,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张军认为,其发病与环境、生活习惯、水质等多种因素有关。有些人因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喝水少,体内尿液浓缩,或久坐憋尿,引发结石病。该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高于女性。

B超检查能发现人体内大多数“顽石”,是种方便、快捷、经济、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对于一些特别隐匿的“顽石”,可运用X片、CT等方法检查出来。张军指出,泌尿系结石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一旦形成“顽石”,将对肾脏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尿路梗阻,继发感染和上皮病变。在治疗上,一般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多喝水、服中药、运动等方法排出。大于6毫米的结石,用以上方法自行排出的机会就少了,且结石的位置越高,排出机会越小,需采取碎石术或手术治疗。

统计显示,约有半数的泌尿系结石10年内会复发。张军建议,泌尿系结石患者在排出结石或手术取出结石后应该送检,进行结石成分分析,明确其成分后,医生可指导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复发。另外,尿酸结石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的产物,可以采取碱化尿液,少吃动物内脏、海鲜,限制高蛋白食物,少喝啤酒等措施预防 ;磷酸钙或磷酸盐类结石患者则应少吃蛋黄、豆类和奶类。如果泌尿系结石是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尿路梗阻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应该同时治疗,以避免结石复发。

来源:红网

作者:粟青梅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8/12/04/40229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