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6岁少女遭性侵后多次自杀 医生呼吁加强性知识教育

来源:红网 作者:杨芬 编辑:易锐华 2019-06-18 17:02:4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6月18日讯(通讯员 杨芬)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收治了一位16岁的小患者乐乐(化名),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其背后原因竟是常年被性侵和殴打的黑色经历。

管床医生盛夏介绍,由于乐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女儿关心较少,加上乐乐年龄小,迫于施暴者的淫威,一直不敢向父母及他人提起自己的受害经历。久而久之,她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虽然犯罪嫌疑人已被捉拿归案,但是事件对乐乐的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原本活泼开朗的花季少女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与父母关系淡漠,而且情绪很不稳定,经常作恶梦,甚至多次跳河自杀,幸而被家人及时发现。

医院医生盛夏解释,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原因主要是灾难性的创伤,比如乐乐所遭遇的性侵和殴打。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思维、记忆不断涌现受害的场景,容易触景伤情、害怕恐惧创伤性事件再次发生;回避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情景,拒绝与人沟通、不愿回忆、提及受伤事件;过度警觉、焦虑、有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而这些也是乐乐入院时的主要症状。

根据病情,医生安排乐乐接受了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家属的配合十分重要。心理治疗师杨醉文建议。

首先,家属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家属应明白自己的孩子是受害者,不能因为传统思想,对事情本身持有羞耻心理、拒绝接受医院的治疗,耽误孩子的病情;

其次,家属应积极参与治疗,协助医生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

最后,改善与患者的亲子关系。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想法,帮助孩子树立战胜心理疾病的信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

通过这一系列治疗方案的进行以及医院、家庭的有效配合,乐乐的病情逐步稳定,渐渐走出心理阴霾。杨醉文还表示,乐乐的情况在近年来并不是个例,未成年人“性侵”话题虽敏感,但迫切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她建议。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加强对孩子性知识的教育。未成年人性教育是孩子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家长和学校老师必须重视起来,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两性意识。

其次,请教导孩子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告诉孩子哪些是隐私部位,并向孩子强调:“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亲人,让你暴露隐私部位并做一些奇怪的事情,都不要同意,如果发生类似事情,一定要告诉父母。”

最后,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组织开展未成年人防性侵宣传活动,加大性安全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对性侵未成年人的行为零容忍,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力度,形成一个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的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圈。

当性侵事件不幸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此,医生建议。

第一,请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不幸。当孩子将千疮百孔的心掏出来放在我们面前时,绝对不能以回避或者质问应对。为了孩子,为了不让魔鬼轻易脱身,请立刻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保存受侵害证据并报警。鼓励孩子说出事实,给予孩子“可信赖的安全的怀抱”。

第二,请不要让舆论伤害到孩子。伤害孩子最深的,未必是性侵本身,而是周围人的看法。在孩子心灵受伤的脆弱之时,大众的议论极有可能让孩子受到二次伤害,进而怀疑、质疑自己,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阴影。所以,不要过多议论,也告诉受害者不要责怪自己,“你什么都没有做错,这不是你的错。那些愧疚、羞耻和失败感仅仅属于性侵犯,不要让他赢了你。”

第三,请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多陪孩子玩耍、出门旅游等等,转移孩子对性侵的关注到一些积极的活动中。如果孩子长期无法从阴影中走出,并严重影响情绪及日常生活,建议寻找专业靠谱的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

来源:红网

作者:杨芬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9/06/18/56006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