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7月26日讯(通讯员 王磊 彭璐)7月初,一名身穿印有国徽队服的医疗队员和家人在长沙黄花机场相拥,他就是中国湖南第16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的徐学政。为期一年的援非任务,他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手把手带教当地年轻医生,参与多项公共卫生防治和公益行动,用医术和仁心展示了中国湖南医生的形象,收获了跨国友谊。
徐学政是湖南省肿瘤医院骨软科副主任医生,2018年,他正式成为了第16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中的一员。这支由湖南省内各个三甲医院的骨科、泌尿外科、妇科、内科、麻醉科、放射科等9名医生和1名厨师共10名队员组成的援津巴布韦医疗队,来到了距离中国1万多公里的津巴布韦,开始了他们使命。
津巴布韦是个美丽却贫穷的国家,徐学政一行人抵达后,就在帕瑞仁雅塔瓦医院开始了工作。“当地的公立医院资源非常紧张,很多骨折病人都是骨折2-3周后才能住进医院,我甚至看到一个病人骨折后快两个月才住进医院。”在这座金黄色的土地上,人民也很贫穷,高艾滋病发病率困扰着这片土地。徐学政一行人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查房、教学和手术、救治急症及各类创伤病人等日常工作,一方面也小心翼翼地指导当地医生进行职业防护。
“这里的骨科病房虽大,医师也不缺,但是因为整个医院的设施相对简陋,很多正在使用的器械在国内已经多年不用。”帕瑞仁雅塔瓦医院作为当地最大的公立医院依旧面临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徐学政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工作经验,从最基本的手术操作开始手把手指导年轻医生,一直到他们最终能独立完成手术。“希望能传授更多知识和技能,在我们医疗队走之后,为更多的当地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我想这样才不算白来一趟。”
除了在医院里的工作,徐学政和其他医疗队员还时常关注津巴布韦当地人民的情况。2018年9月19日,医疗队考察一所由华人组织“爱心妈妈”孤儿院,并着手开始为孤儿院的孩子们建立“健康档案”。此后,徐学政一行人便和这些孩子们“分不开”了,中秋佳节,无法回家的医疗队员们带着礼物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快乐,思乡的情绪也在孩子们的笑脸中淡了一些。
工作不仅仅只有温馨的一面,紧急情况也随时发生,2018年9月初,一场霍乱侵袭当地,疫情相当严重。徐学政等医疗队员们义无反顾地投入抗击霍乱的战斗中。他们深入疫区霍乱处置医院临时病房,实地了解情况,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咨询和帮助。在“中资企业商会援津防治霍乱”捐赠活动中,他们为津巴布韦人民购买了大量急需的药品和消毒剂,还制作了精美的中英文《霍乱防治手册》及宣传挂图,以期为当地的公共卫生防治作出贡献。
今年1月15日,中国-塞拉利昂对口医院远程病理诊断平台项目正式开通。湖南省肿瘤医院在国内担起统筹落实各项工作的重任,让远在非洲的当地患者不用漂洋过海就能享受到中国专家的医疗服务,并为塞拉利昂建立标准的癌症早期预防策略、癌症早期筛查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成为援非路上的一大创举。
自1985年至今,34年来,湖南省肿瘤医院参与援津巴布韦和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员共11批次18人次。徐学政一批人归国回院后,6月22日,湖南省肿瘤医院选派的医护人员作为中国(湖南)第21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和第17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接过前队员的使命踏上了新一年的援非之路。
“‘不畏艰苦,无私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是援外医疗精神。”徐学政说,“这一年里,我们始终秉承援外医疗精神,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希望能像非洲人民展现中国医生的良好形象。”事实上,我们也做到了,这一年援非之旅不仅让我切身感受了非洲人民的生活,也收获了许多友谊。
来源:红网
作者:王磊 彭璐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9/07/26/577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