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疫期间,为何谣言四起?如何辨别?

来源:红网 作者:徐珊 编辑:刘丹 2020-01-28 23:12:1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月28日讯(记者 易征洋 刘丹 通讯员 徐珊)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全国多地区发生,随着病情的扩散,很多民众出现恐慌情绪,与恐慌情绪伴随出现的各类谣言四起。而目前的移动网络导致谣言在各种微信群里扩散,谣言往往比真相更有市场,恐慌是谣言的发酵剂。

湖南省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程明表示,谣言能广泛扩散的一个原因就是利用了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理论。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在自己已经拥有的认知(思想,态度,信念等等),和接收到另一种信息发生矛盾的时候,会产生一种不适感和紧张感。这种不适感和紧张感,就是认知失调。人会自然地做出下一步的行为,以减弱这种不适感和紧张感,谣传不是用来增加不安的,而是用来为不安辩护的。比如冠状病毒的扩散引起的大家的恐慌,那大众就倾向于相信谣言以证明他们的害怕是事出有因的,这能降低了他们的认知失调。

为什么造谣传千里,辟谣跑断腿?因为人在恐惧情绪下,人类的认知失调就越严重,对后来接收到的正确认知的扭曲就越严重。有很多人甚至会直接拒绝接收正确认知的信息。谣言越是恐怖就越容易激发起人的恐惧情绪,也就越容易扭曲人的认知,导致传播越广泛。

谣言存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出的当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同质化等特征。也叫“随大流”,因为人都害怕被孤立,人都希望融入群体,显得有安全感。特别是在微信群这么一个小范围的群众中,比如亲友群,同学群,很多智慧的意见会淹没在谣言中无法得到表达。

制造谣言的目的主要是以下几类:

一是愚弄大众,寻求社会存在感。

二是吸引关注,搞广告营销。比如说**食物能预防冠状病毒。

三是自我炒作,想当网红。这类造谣者使用个人微博、以个人名义发布一些令人惊奇的消息,跟第一类躲在幕后笑看红尘的不同,他的主要目的不是愚弄大众,而是要让大家知道他。

四是散布负能量,制造敌对情绪。曲解中国的政策,编造和理想化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

在目前的特殊时期,不信谣不传谣显得尤为可贵。那么如何来分布那些是谣言呢。普通大众如果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下,至少能做到一点,就是看看收到消息的来源。按来源的可信程度而言,分为三类,一类是官方机构的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如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政府,权威的新闻机构等,这些机构的消息发布都经过了反复审核。第二类是各大知名公司、社团等。第三类是各种微信群中流传的不注明来源的消息,某某专家的意见,各类无出处的图片,视频,音频等,现在网上各种图片甚至视频、音频都存在造假的可能,并不可靠。

当我们自己都不确定消息来源的时候,请把消息留在自己的手机里,转发之前务必三思,对不明来源的消息请不要出于好心随便转发。

来源:红网

作者:徐珊

编辑:刘丹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01/28/66566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