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隔离病房内与疫情战斗的“神秘人”

来源:红网 作者:刘素凤 梅舒 编辑:周曼 2020-02-02 21:35:59
时刻新闻
—分享—

????_20200202193241.jpg

红网时刻2月2日讯(通讯员 刘素凤 梅舒)2月1日深夜,娄底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大楼外静悄悄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隔离区紧张忙碌的景象。疫情爆发后,这里就成为了战斗最为最激烈的阵地。

范勇是该院感染科负责人,这已经是他在感染科工作的第30个年头。从2003年非典到2014年H7N9禽流感,再到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范勇已是“身经百战”了。在外人眼里,他是身处险境,但他自己却只说:没什么,很平常。的确,这30年来,他一直在这个“特殊”岗位上默默坚守。从大年二十八开始,范勇就没有回过家了。由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都要到晚上10点、11点才能复核出来,所以,半夜成了他们最忙碌的时刻。“有时一下就进来十几个,得赶紧给他们看。”对自己,范勇从来不多说什么,但对自己感染科这个集体,范勇反复重复了几遍:“他们没有一个人推辞,二话不说,随喊随到,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无怨无悔,真的是战士,也是勇士!”

2008年到医院感染科工作的医生刘黎说:“患者的病情进展很快,患者又多,科室的6名医生整个春节24小时都在医院,都想着看能不能帮上点忙。”除了团队的力量,刘黎还说:“现在防护用品奇缺,范主任、护士长都在各种想办法保障我们的安全,他们真的很辛苦!”从他的言语中,能感受到他对科室负责人的感激之情。尽管“担心还是有的,小孩还没长大,父母也年迈了”,但他只说“没什么特别的,只希望疾病可以早点退去,恢复正常的生活。”

袁林艳今年只有33岁,但她已经是一位有着近10年感染科救治经验的“老医生”了。2014年2月,娄底市第一例人感染H7N9患者就是她接诊的,从感染科到重症医学科,袁林艳整整守护了11天,最终患者治愈出院。今年春节期间,疫情爆发时,袁林艳又第一个冲上了前线,仅大年初二晚上,她就收治了9位疑似患者。由于防护服严重不足,为了把有限的资源留给直接接触病人时间最多的护士,特别紧张的时候,感染科的医生们选择穿着薄薄的外科手术隔离衣进入隔离病房,给病人听诊时,只好让病人转过身去,采取背对着的姿势。

31岁的王星星来医院上班四年了,从1月22日来接夜班开始就没回过家,孩子送回双峰老家交给外婆带着,丈夫也是在医疗一线上班的战友,这10天来,他们仅有的两次见面就是丈夫来给她送日用品。大年初四,对于王星星和同事来说注定是一个无眠的夜晚,晚上11点多钟,娄底市中心医院感染科突然半个小时之内来了12个疑似感染病例,医生们赶紧为他们接诊、处置,直至凌晨三点多才勉强将病人全部安顿下来。2月1日,王星星管床的以为患者经过八天的积极救治后,终于核酸检测为阴性了,只要24小时后再接受一次检测结果依旧为阴性,患者便可解除隔离出院回家,这对王星星和全体医务人员来说是近期最大的好消息。

除了感染科医生团队,更让人心疼的是感染科的护士姐妹们。“8个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也不上厕所,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膀胱都要爆掉了。”说起临床一线的护士,娄底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谢继英哽咽了。

“我们的防护服都是前一班脱下来给下一班接着穿。满脸的压痕,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总是干湿交替,她们都是最勇敢的姑娘。”看着科里30多个护士姐妹轮番上阵,已经数日未曾休息的娄底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护士长谭双燕嘶哑着嗓子说道,对于这群无畏无惧的姑娘,她满心的歉意、满眼的心疼。由于护理工作紧张的原因,笔者未能一一采访到所有一直在感染科工作的护理人员。

这支最美的护理团队,口罩和护目镜给她们的脸留下了深深的勒痕,但在我们的眼里,她们是最美的、最值得敬佩的。

来源:红网

作者:刘素凤 梅舒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02/02/66760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