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人:湖南省第三批支援武汉现场流调检测队 程思杰
记录时间:2020.02.24 黄冈 多云
今天七点起床,八点酒店送来早饭,我是没有吃早饭习惯的,但今天胃口还行。早饭是一碗牛肉面,一个蒸糕一个鸡蛋一份炒面,我没要炒面,其余的竟然吃光了。想起昨天过路口时,武汉警察问道:“你们是来支援我们的吗?”我们说:“是。”然后每个队员上车后他们一一道了声“谢谢”,回想起来,从长沙到黄冈开始就是一路绿灯,也是挺感慨的。
但从昨天到达黄冈到今早,我们的地位还没有得到这边承认,这边市医政并未收到我们援助队已过来的消息,原因是我们此次援助队是国家卫健委直接下达的任务,此间湖北并不知晓。省里(湖南)也以为国家会协调好,也没有沟通,导致今日上午之前地位有点尴尬,直接后果就是用车问题。昨晚在等了半个小时以后才等着公务车,其中我和娄底的两名人员还是好心私家疾控工作人员送回的。今天,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车辆不到位,只有个四座车能接送,因此我们分两批过去,第二批是我们检验组,到了黄冈疾控已经是9:00了,但好歹今天上午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不再是没组织的队伍了。
然后就是进实验室熟悉环境了。因为他们只有五套正压头罩,因此我们只有一名队员能进入核心区熟悉操作。另外也只能一名队员跟随学习仪器上机,我熟悉他们三台仪器:7500、Q5、Q6的操作,因此申请去核心区,得到批准,另外三名队员今天休息,明天再跟随,因此,我是队伍里第一个进入核心区成员。
早上十点,我跟随中国疾控传染病所的黄元铭老师和王慧玲老师进入实验室。此时,张晓光主任已经在实验室开始整理给标本编号了。我们队伍张如胜随后随中疾控徐帅老师进入。
在缓冲间穿戴好头套、口罩、隔离服、内层鞋套、内层手套、防护服、外层鞋套、外层口罩后,进入准备间佩戴正压头罩。佩戴头罩需先拔掉上次使用人员给头罩充电的插头,然后长按开关,检查电量与指示灯是否正常,然后使用一个类似测肺活量的装置(玻璃管中有个小球)测量气压是否正常,能把小球吹到指定地点,最后连接通风仪器和头罩,并检查头罩是否漏损,无误后佩戴头罩。头罩第一次佩戴并不好掌握,我前后戴了三次均失败,最后在两位老师的帮助下佩戴好,将头罩下面软铁丝与下颌贴合后,就可以将通风装置配于腰间了。正压头罩戴着感觉比眼罩好很多,既不会起雾,也没有感到呼吸困难,但因天气原因,还是比较热,随后进入核心区。
我们的任务是将隔壁张晓光教授按8×4整理好的病人咽拭子加入16孔硕世核酸提取孔中。具体来说就是核心正一号房的人员会将各地收集的标本按今日的日期加样本数按8×4规格摆好在试管架上,并在每个管子上标记。如今天是24日,收到的第108份标本则标记为“24-108”,然后将摆好的标本附上纸条,通过传递窗传递到核心区2号房。纸条上注明该试管架是多少号标本到多少号。如“24-100~132”。收到张晓光教授传递的标本和纸条后,黄老师问我:“是在旁边观摩还是自己也操作?”我回答:“自己加入操作。”因此我们三人的分工是:我和黄老师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王老师负责对硕世提取试剂盒和EP管进行标记并传递。我负责拧开试管,并伸向黄老师,黄老师负责将200ml标本吸出并加入到提取盒对应的孔中。每加一个样将管子盖好放到对应的空架上防止出错。8×4的标本架正好对应两个8×2的提取盒。提取盒侧面应标记好标本信息,如“24-100~116”。
开瓶盖的人应注意以下几点:1.标本运送过程中难免上下颠倒,盖子附近很容易残留标本,在开盖的一瞬尽量慢,因为开盖扭动会让残留液体形成气泡,开盖过快,气泡会在开盖后炸开,容易形成气溶胶;2.很多标本管用塑封胶封了口,应提前准备卫生纸(灭菌)摆在超净台中央盛放废弃的塑封胶;3.有的标本口使用的是保鲜膜封口,手套光滑难以撕开,可用镊子扯开,建议台中补充一剪刀;4.开盖过程中,如感到手指湿润,需立即用台内酒精消毒;5.手伸出台子前必须消毒换手套。按照上述步骤,我们处理了191个标本,然后将加好样的RNA提取盒通过传递窗传递到核心室一,由那边人员上机进行RNA提取。核心室的提取能力是96+72,所以,如样品超过168则需继续加样,并等待第一批样提取完毕。在等待第二批样提取过程中,可以将第一批提取的RNA转移到相应的EP管中,转移操作仍是我和黄老师完成。
接下来便是离场。进入核心区缓冲间前,进行全身消毒。进入缓冲间后等待3-5分钟,脱掉正压头罩并关闭。离开缓冲间后,将头罩与通风仪器分离并充电,离开时开启紫外灯。然后就是脱防护服过程,没什么好说的。最后出门后注意对我们的鞋进行消毒,包括鞋底。
出来吃午饭已经是下午2点多,张如胜和徐帅老师在实验室进行下一步操作,即将EP管中的RNA加入到96孔板并上机,等待并记录结果,他们出来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半,已经连续在防护服中憋了六小时了。
我在下午2:30吃完饭后跟随第二批云南疾控老师进行第二批操作。他们核心区只有三人,因此前期会慢。我随张美玲老师上机。这些都没什么说的,三台仪器我都用了很多次了,很熟。重点记录下细节:1.PCR模板均在电脑桌面,命名为“2019COV”,后缀是edt,保存文件在电脑桌面,文件名参考其他方式即可;2.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记录单按96孔板样式打印,应提前将标本编号,保存文件名字、仪器型号,实验人员写上,这样仪器结果一出就可直接记录;3.结果判定。阴阳参应正确,内标出现,样本曲线典型S型记录为“+”,直线记录为“-”, ct值38后才起的小峰记录为“?”;4.结果记录此块板多少阳性多少阴性多少可疑;5.结果通过实验室放置的手机拍照并发到指定的QQ(Q-5)仪器上方有写QQ号。
上机后,我于七点出实验室,云南的人员在等待结果,回到休息室,我发现张教授一个人还在整理报告,后来一起吃饭,一起回酒店,他说我口音像北京的,不像湖南的。我说我在北京待了十年,您一张口第三个字儿我就知道您是老北京。我们聊了很多,聊了埃博拉,聊了他们塞拉利昂抗埃,聊了302医院,聊了军科院5所(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聊了张景林,聊了我没牙线,什么都带了就忘了带牙线,他说他那有。七点四十左右,回到酒店,他给了我牙线,我很感激他,救了我的命。
洗澡后,本来没什么不适,现在左侧太阳穴有点疼,摇头时加重。也很好解释,防护服穿久了缺氧导致的二氧化碳潴留,睡一觉就好。
来源:红网
作者:程思杰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02/26/681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