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正在讨论。
红网时刻5月6日讯(通讯员 王娟)智力障碍或全面发育落后(Intellectual disability/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 ID/GDD)是具有高度临床及遗传异质性的一大类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常与其他神经精神系统发育性疾病共存,如癫痫、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等,亦可合并器官畸形,是导致儿童残障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ID在全球的患病率高达1%,而严重ID的患病率约为0.6%,大部分ID/GDD患者出现不可逆的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病情复杂,治疗困难,致残率高,给家庭带来灾难性影响,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ID/GDD的新基因的鉴定发现及其致病机制研究以井喷之势迅猛发展,已发现一千余基因与ID/GDD相关,但其中绝大部分基因的致病变异导致疾病为综合征型ID/GDD,单纯性非综合征型ID/GDD的遗传学进展较为缓慢,后者的分子诊断阳性率也明显低于前者。
究其根本,单纯性非综合征型ID/GDD目前已知致病基因仅有十余个,尚未被发现的ID/GDD致病基因是困扰该类患者诊治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家庭再生育将面临着再发患者的风险。据此,对ID/GDD患者遗传病因诊断及有助于产前诊断,其研究结果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遗传科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在单纯性非综合征型ID/GDD的遗传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教授王华领导下,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遗传科毛翛、彭莹、席惠、鄢慧明等科研团队,通过全外测序发现一名单纯性非综合征型ID/GDD患者携带位于CAPZA2基因的新发错义变异(c.776G>T),通过搜索英国智力障碍解码项目(Deciphering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DDD)数据结果发现DDD项目中一名ID/GDD患者亦携带了CAPZA2基因同一新发错义变异。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寻找到另外一名携带CAPZA2基因新发错义变异的单纯性非综合征型ID/GDD患者(c.766A>G)。基于上述遗传学新发现,与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Hugo Bellen 团队进行科研合作,应用刚毛形态学检测等一系列试验,证实了变异的致病性并最终鉴定CAPZA2是单纯性非综合征型ID/GDD的新致病基因。
研究结果以《Variants in CAPZA2, a member of a F-actin capping complex, cause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nd developmental delay》为题,已在人类遗传学著名期刊Human Molecular Genetics在线发表。这是我国学者首次鉴定发现单纯性非综合征型ID/GDD的新致病基因,促进了ID/GDD的遗传学研究,推动了ID/GDD致病机制研究,为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预防ID/GDD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来源:红网
作者:王娟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05/06/717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