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什么是脊柱侧弯?你真的了解吗?

来源:红网 作者:姜旭彬 编辑:易锐华 2020-11-19 17:19:1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1月19日讯(通讯员 姜旭彬)脊柱侧弯是一个症状的描述性名词,是脊柱侧凸的俗称,是脊柱三维的畸形,包括冠状面、矢状面和轴位上排列异常。通俗地讲,脊柱侧弯就是脊柱向侧方弯曲,可分为三种类型:胸左腰右S型侧弯 /胸右腰左型侧弯、右侧C型侧弯、左侧C型侧弯。今天就让华医金良专家讲讲脊柱侧弯的一些知识。

1605771463(1)_看图王.wm.jpg

脊柱侧弯。

一、造成脊柱侧弯的原因是什么?

可以按照先天性、特发性、神经性以及神经肌肉型和综合征性分类。

1、先天性脊柱侧弯

先天性的脊柱侧弯属于遗传一类,是指妊娠期的第五周和第六周期间,孕妈未经医嘱滥用药物,胎儿会受到药物影响;劣质家用电器或者频繁接触放射源,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使胎儿发育不良,导致脊柱畸形的情况。

2、特发性脊柱侧弯

特发性脊柱侧弯指的是发生原因不明,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其原因包括身体的潜在因素,这一类型的脊柱侧弯仍旧是现在科学家在致力研究的对象。

这一类型的脊柱侧弯可以分为三种:

婴儿特发性(通常在1岁左右发现,以左侧胸椎及右侧腰椎弯曲最为普遍);

幼儿特发性(通常在6到10岁左右发现,胸椎右侧弯曲最为常见);

青少年期特发性(通常在十岁以后到成年时,胸椎右侧弯及腰椎弯曲)

3、意外性脊柱侧弯

因为意外导致身体受到伤害引起的脊柱侧弯,都可以归结为意外性脊柱侧弯。

撞击、车祸、挤压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造成脊柱侧弯的发生。

4、姿势性脊柱侧弯

说起姿势引发的脊柱侧弯就不得不先说一下跷二郎腿,有些人以为跷二郎腿的时候换一下腿就不会对骨盆或者脊柱造成伤害。

这样的想法完全错误,跷二郎腿不仅会使腿型出现问题,还会造成骨盆倾斜,骨盆上承接脊柱,会导致脊柱侧弯,换个腿继续跷二郎腿只会使得脊柱再多一个侧弯,变成“S”型。

看到这里是不是恐慌了,平常上班上课累了的时候,坐不直了,就想着弯腰休息一下,结果塌着腰成习惯,渐渐的驼背了。看东西的时候老是习惯伸脖子出去,结果探颈成习惯,颈部前伸出现了。身体短暂性的舒服了,但是脊柱要承受的压力增加,侧弯的角度变得越来越大。

二、脊柱侧弯有什么危害?

1、身体体型不好

脖子前伸,双肩不平衡,脊柱保持一种扭曲的形态(C或S型),外形跟正常的人不一样,身高低于正常人。

2、影响身体器官

脊柱侧弯主要影响胸腰这个地方的器官,会使人出现莫名其妙胸闷气短、心律失常、慢性胃炎等等症状

3、影响心理健康

因为外形和代偿性症状很容易就会使人感到自卑,来自别人的嘲笑会让他们觉得全世界都恶意满满,这会导致他们心理自闭。

三、如何判断是否出现脊柱侧弯?

1、站姿、坐姿

站姿: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有脊椎侧弯的人在站姿下都会有肩膀一高一低、骨盆一高一低、手肘与腰际的空间一宽一窄、双耳相对位置。

坐姿:坐着的时候,感受到左侧或右侧腰痛。

2、电子秤

准备两个一样的电子秤,测试左右脚负重是否相等。如果经过测试发现左右两个称显示的数据不一样,可能说明脊柱存在问题(也有可能是骨盆歪斜导致),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确认

3、走路

走路的时候是否偏向某一边、两脚的步距是否一样,或是走路时屁股上下扭动很不自然?如果这些症状都存在的话,你很有可能存在脊柱侧弯

4、体前屈、转体

体前屈:先站直,然后慢慢向下做体前屈,在弯腰到60°与90°时可稍作停留,方便另一人观测。在弯曲的过程中,另外一个人要观察在体前屈过程中,脊柱两侧的肌肉厚度是否一样

转体:站直身体做转体运动,感受到一侧轻松,一侧紧张,就有可能是脊柱侧弯的情况。

5、医院检测

挂号预约相关医生,请他检查是否脊柱侧弯拍X光片、做核磁共振可以清晰地看到脊柱的情况,有没有侧弯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四、为什么脊柱侧弯很严重才能发现?

1、认知低

对于脊柱侧弯,有很多人对它的危害认识不足,对脊柱侧弯的科普宣传又很少,所以侧弯严重后人们才会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的脊柱已经侧弯了。

2、表现隐匿

脊柱侧弯的表现大多很隐蔽,不会有痛感等其他感觉,偶尔坐久了背痛也会使人忽视,只会以为背痛是因为久坐导致的疲乏。

3、发现不及时

很多个脊柱侧弯的案例,都是等到表现很明显的时候才被发现。高低肩明显、走路两腿不一样长、手臂放松垂下不一样高等等表现。尤其在生长发育的阶段,父母家人不能经常直接关注到孩子裸露肩背时的情况,再加上认知不足,往往忽视了这一阶段孩子的发育。

1605771490(1)_看图王.wm.jpg

脊柱侧弯施罗斯疗法治疗前后对比图。

来源:红网

作者:姜旭彬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11/19/85950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