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平。
红网时刻1月13日讯(通讯员 姜旭彬)颈肩腰腿疼痛等脊柱类疾病的康养,心理咨询服务,以及人入睡后做的梦,这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主题,竟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脊柱疼痛与心理状态
在华医金良工作三年的心理康复专家徐超平表示,脊柱类疼痛和心理状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人们在注意、暗示、情结等心理影响下,对疼痛会有明显的感染,“比如有到店患者曾有亲朋因开车出事故导致脊柱严重受损而瘫痪,他自己开车时就总是颈椎段疼痛不适,来检查评估后发现情况并没有他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徐超平说。
如果将注意力分散,将情结解开,获得良性暗示,就可以降低疼痛成分。反之则只会增强,且无器质性病变,疼痛也无法消除。临床上有很多脊柱类病案表明,一些患者既没有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也没有炎症、神经损伤,但疼痛就是存在,这就极大程度与他们曾经的情结、阴影或是创伤性经历相关,便需要心理康复来解决问题了。
其次,心理素质较差者,发生慢性疼痛的概率很高。有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在一年内心理应激超过200U(L.C.U.——生活变化单位,按一定周期内各种生活变化事件,以刺激的强度进行定量研究)时,将会发生心理、生理疾患,且比心理承受度高的人更容易放大疼痛,“比如说某人一年内遭遇了多次恋爱不成功、失恋、离婚、分居等,以及与人产生矛盾,生活中遭遇的各种挫折和压力,不管是明显的还是隐蔽的,都是一种心理应激。当L.C.U.总分超过一定标准,就容易发生躯体或精神疾病。”
痛知觉很多时候被心理学变量决定着,比如人在得知身体遭受疼痛却能让其逃离更大灾难时,疼痛感就会顿时减轻很多,也就是常说的“顾不上疼痛立马去做某件事”时。人在情绪压力大、焦虑、紧张时,通常会处于一种自我保护的体态,比如神经紧绷、蜷缩、缩颈椎和双肩、肌张力高,这种肌张力和筋膜张力的持续增高,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很多颈椎病、筋膜炎症的发生。
心理状态与梦
人在情绪压力下,通常习惯性地处于一种自我防御的状态。这种自我防御,在心理学研究看来,即是压抑。从躯体疾病角度,它会导致脊柱类疾病的出现;从心理学角度,人在承受压力时,会将它们压制到潜意识当中,这样其实是能短暂获得自我心理安慰来缓解的,徐超平称:“这种自我防御有很多种类,比如我们熟知的《伊索寓言》里的狐狸想吃葡萄,但因葡萄架太高就放弃了,它就说葡萄是酸的,吃不到算了;还有一些容貌平平的女子爱以‘自古红颜多薄命’来安慰自己先天性的劣势,这些都是一种自我防御。”
但这些被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因素并没完全消失,只是它们难以启齿、无法言说,甚至见不得光。可能今后的某一天,也许是在几个月后,几年后,甚至是几十年后,现实生活中的一丁点信号,都会将它们从潜意识里激活,此刻就会遭受意想不到的情绪压力了。那么如果没有激发它们,则在哪出现呢?
“在梦里。”徐超平说,“人们现实中压抑的欲望,通常会在梦里获得实现。比如常听说的‘梦寐以求’,在现实中迫切希望得到而无法得到的,就会在梦中实现,像《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它会在梦中尝到甜葡萄;相貌不佳者或自卑者会经常梦到自己光彩夺人。”
这和中国传统的解梦有着南辕北辙的取向,徐超平表示,国人听得较多的“周公解梦”指向的是未来,比如梦到棺材,预示着今后会升官发财,但心理学对梦的解析是指向过去,研究的是曾经往潜意识里堆砌的东西,这些东西直接影响着人的情绪。
如果通过心理咨询服务,以及与心理咨询师的携手探索,人们将自身潜意识里看不到的种种探寻出来,并敢于面对和直视,相信人们的健康防御能力就会得到更强的巩固。
来源:红网
作者:姜旭彬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01/13/883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