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CT影像,术后20日CT影像。
红网时刻2月24日讯(通讯员 黎芳)有高血压病史数年,且一直未规律用药降压,33岁的陈先生(化名)突发脑出血,病情危重,命悬一线。幸而,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经过紧急实施脑干定向穿刺引流术,经过医护人员数日的精心治疗,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目前正在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
1月23日,陈先生在如厕时突发意识障碍,2小时后被发现即送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查头颅CT显示,患者脑干出血,脑实质出血量达31ml,达出血量极大范畴,并已破入脑室系统,形成脑干横贯损伤,损伤面积大。
“虽有手术指征,但是手术风险极大。”为该患者主刀的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邹叔骋介绍,该患者术前已陷入深度昏迷状态,双瞳已经散大,无自主呼吸,格拉斯哥评分仅3分,处于濒临死亡边缘,情况十分危急。
邹叔骋解释,脑出血是神经科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其中最为危重、病死率最高、预后最差的为脑干出血。据统计,脑干出血占临床脑出血患者的 5% ~ 13.4% ,病死率高达70% ~ 80%。而起病迅猛、进展快、病情重、并发症多是脑干出血的最主要特点。
时间就是大脑,邹叔骋立即组织其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紧急进行术前讨论。团队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获益,根据血肿的位置及患者的病情,快速制定出了手术方案,拟选择行幕上经额入路立体定向脑干血肿穿刺引流术+左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并同时将手术风险充分告知患者家属。家属权衡利弊后,积极要求手术。
邹叔骋解释,高血压所致的脑干出血起病急,患者意识障碍恶化迅速,并发症复杂,死亡率高。过去因手术治疗风险大,难度高,成功率低,所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而立体定向下脑干血肿穿刺引流术,能在CT计算引导下精准定位,尽可能减少对脑组织结构的破坏,属微侵袭手术范畴。该
手术的特点主要为无需开颅就能精准定位血肿位置,减少了开颅显微手术对患者脑干及其他部位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使得脑干功能损伤最低化。而越早行脑干血肿穿刺越有利于脑干减压,为减少术中再出血几率,手术时机以发病后 4 小时以后为宜。且相较于保守治疗脑干出血量>10 mL 的极重型患者接近100%的病死率,行立体定向抽吸的重症脑干出血患者死亡率仅为25.8%,死亡率大大降低。
通过手术,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出血部位引流。在CT引导下,采用幕上经额入路,分别在患者脑干血肿腔、左侧侧脑室进行定向穿刺,缓慢抽吸血液后,沿导向器置入硅胶脑室外引流管,并妥善固定。手术完成,邹叔骋团队把握时机,乘胜追击。在术后保留侧脑室、脑干血肿腔引流管引流的同时,续予以每日2次,每侧3万U的脑干血肿腔及侧脑室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
术后第5天,患者脑干血肿范围较前进一步缩小,恢复自主呼吸;2周后,患者脑干血肿已吸收,由重症监护室返回普通病房,格拉斯哥评分6分。术后20天,患者脑室积血已吸收,四肢自主活动恢复。目前,患者自主呼吸,血压及其他生命体征平稳,为后续进一步康复创造了可能。
神经外科团队勇闯“生命禁区”成功救治患者,让大家拍手称赞。但邹叔骋说起这个患者,却颇感惋惜,“这本该是一起完全可以避免的脑血管意外。”原来,这起意外的罪魁祸首,正是从来没有引起患者重视的“高血压”。
患者既往一直有高血压病史,但却从未进行血压监测,更加没有按照医嘱规律服药降压,血压高时甚至达到了180/110mmHg。邹书骋介绍,长期的血压升高使得患者血管壁压力增高,在血压波动时,就极易发生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有统计资料显示,80%以上的脑出血都跟高血压有直接关系。
“脑出血固然凶险,但本病重在预防!”邹叔骋提醒大家,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方面,就可最大程度的降低脑出血发病率:
1.高血压患者要做好日常血压监测,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切不可自行停药或调药。
2.控制好血糖、血脂。血糖、血脂异常者,要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3.戒烟限酒,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饮食宜规律、清淡。
4.作息规律,锻炼身体,保持良好运动习惯,不熬夜。
5.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来源:红网
作者:黎芳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02/24/904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