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举办医疗非物质文化遗产独龙针法学术研讨会

来源:尚蕾 作者:尚蕾 编辑:易锐华 2021-03-30 18:09:00
时刻新闻
—分享—

1617090618(1)_看图王.wm.jpg

研讨会现场。

红网时刻3月30日讯(通讯员 尚蕾)为传承弘扬中医药健康文化,3月27日,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举行了“医疗非物质文化遗产独龙针学术研讨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独龙针第二十六代传人罗俊卿做了“独龙针传承、原理及医疗实践效果”专题报告,并现场指导医务人员运用独龙针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慢性疼痛患者治疗调理。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湘雅第二医院、中国青爱工程、邵阳市人民政府督查室、长沙医学院及附属第一医院有关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出席,交流讨论、现场观摩,长沙医学院针灸专业学生及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医务人员80多人参加。

独龙针为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养生学家、医药学家、道家领袖丘处机所创,传承至今已有852年,已传至第二十八代,是湖南省洞口县、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请省级、国家级非遗。独龙针法融合了筋膜理论、针灸方法和旋磁理论,以穿透深层肌纤维细胞、改善气血微循环,从而调动激活体潜在机能而达到治疗效果,因为速度快、准确有力,进针之前运用弹道原理飞速旋转,用意念、气力一针到位,因而效果显著。800多年的实践证明,独龙针法对治疗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妇科疾病、骨关节和肌肉结缔组织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

多位参会专家分享了独龙针的治疗体会,他们均表示,由于特殊的运针方式和施针部位,独龙针能解决常规针灸不能解决的疼痛等疑难杂症,指出其有理论依据,有实践效果,是对传统针法的有益补充和创新,建议列入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培训,抢救挖掘,大力弘扬推广。并深入挖掘独龙针、龙门正骨、龙门丹药等传统中医药宝藏,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一厂、一院、一学”的产业链,发展大健康产业。

随后,罗俊卿带领团队现场指导长沙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医务人员运用独龙针法,对数十名有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的社区居民进行了施针治疗,效果明显。

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负责人表示,根据计划,长沙医学院将建立独龙针工作室,开设独龙针选修课,发挥独龙针品牌优势,让学生掌握过硬本领,培养优质生源。

来源:尚蕾

作者:尚蕾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03/30/913909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