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牙牙学语时,总会是父母最激动的时刻之一;而如果孩子大些了却仍然发音不清,也会是父母最着急的烦心事之一。每年被家长带来颌面外科就诊的幼儿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为了来看“舌系带”,发音不清难道就一定是因为舌系带过短吗?我们的语音究竟由何而来?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声音根据气流通过声门时是否引起声带振动而分为清音和浊音。气流通过声门后进入上声道,也就是上咽腔、口腔和鼻腔。在上声道,由于发音器官的运动控制了气流的方向,使清音和部分浊音得以加工,形成不同的辅音;同时由于咽腔、口腔不断变化的形态产生不同的共鸣腔,使浊音成形而产生不同元音。元音,如拼音中的“a”“e”“i”“o”“u”,辅音,如拼音中的“b”“p”“m”“v”。发元音时,声音随口腔、咽腔形态变化而改变,软腭、咽壁、舌、唇、颊等都功不可没。发辅音时,气流在咽腔或口腔的某些部分受阻而发出声音,与牙齿、舌、唇、腭、喉等都息息相关。在口腔各组织中,舌对语言的功能贡献最重要,其次为软腭、上下唇、牙齿及硬腭。
所以说语音的发出,可不仅仅是舌头的功劳,口腔的形态异常、口腔组织的缺损或畸形、戴用义齿都会对语音造成不同的影响。
1、舌缺损或畸形。舌前部缺损,元音、辅音都受影响,如“s”“z”“d”“t”“g”“k”,舌音则完全消失,如“l”“r”。大舌畸形,舌尖前、中、后音均受影响,发音时会杂有“sh”音。大家最关注的舌系带过短,则主要影响“r”“s”“z”。
2、腭裂。腭裂患者口腔鼻腔相通,不能获得正常的腭咽闭合功能,因此所有的语音都带有鼻音。
3、唇裂或唇缺损。唇部组织不完整,使双唇音改变,语音中会杂有“s”音。
4、下颌后缩或过小。上颌会因此相对突出,形成深覆盖和深覆合,甚至上下唇闭合困难,不易发出双唇音。舌常覆盖于下前牙上,影响发音。
5、下颌前突或过大。主要影响齿音与唇音。
6、牙齿缺失。前牙缺失的影响最大,尤其是上颌前牙。齿音“s”“z”和唇齿音“f”“v”都受影响。
7、佩戴修复体。主要影响发音的清晰度。
虽说以上种种情况都会影响发音,但人体的代偿功能也非常强大,例如义齿治疗造成的语言变化一般会随着神经肌肉的适应而消失,而错颌治疗和软腭修补手术常可使患者言语显著改善,还能通过训练使发音接近正常。
(作者系长沙市口腔医院 齐殿锦)
来源:红网
作者:齐殿锦
编辑:刘丹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11/09/1038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