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高人群”的比例现在是不降反升了,而且越来越年经化,为什么?一是健康意识提高了,很多人原来不体检,没发现三高的问题;二是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饮食无度,经常熬夜,吸烟喝酒,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了三高人群的不断增多,逐渐呈低龄化趋势,而且一旦患上,很难根治。
陈尚书教授义诊图片。
三高病是现在的流行病,也就是中医记载的富贵病。富贵之人,脏腑不坚、腠理疏松、寒热错杂、虚实兼见。为此,资深中医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全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专家库成员、北京同仁堂(星沙)中医馆陈尚书教授,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提醒大家警惕,“三高”已是50岁以上人群的常见病,其特点总结为,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然而却只有极少的患者乖乖的听医生的话,把血压、血脂、血糖的数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如有患者姚某,男,58岁,生活无忌,嗜厚味烟酒,运动少。30岁开始发胖,体重120公斤,患有高血脂症。未予重视。40岁后血脂更高,且血压180/100mmHg,间有胸闷不适,仍未重视。45岁时在一次开会作报告时突然晕倒,急送医院。诊断为:1、高血压;2、冠心病;3.高血脂症;出院时医生一再嘱咐,忌烟限酒,清淡饮食。正规抗高血压,扩冠治疗。仍不以为然。后来,发生过一次“心绞痛”,心电图ST-T段下移。诊断为:心肌梗塞。仍未接受医生的系统综合治疗。一次,单位发了三筐橘子,每筐约35斤左右。司机给送到住宿楼下后说停好车马上给他送到家去,他未等司机就,自己连搬了二筐到三楼家。当把第三筐搬到家时出事了,待司机及邻居赶到时,他已倒在自己家房门口,橘子散了一地,一看已不知人事,急送医院抢救(约200米远),但心跳、呼吸已停止,失去抢救时间,死于“猝死”。
现实触目惊心,防治“三高”,控制“三高”,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任。对于“三高”的中医防治,陈尚书教授为大家总结了几点:
1、适当茶饮
如普洱、千两茶、藤茶等具有消血脂,消食养胃,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作用。
银杏叶、罗布麻、藏红花、绞股蓝、杜仲叶、夏枯草等长期服用可调理心、脑、肝、肾功能。养心护胰、疏肝理气、滋阴补肾之功效。
中药代茶饮,降脂降压通便的中药,平时可用来代茶饮,如决明子、山楂、葛根、菊花各少许,开水冲泡服。
2、改善膳食结构
朱德元帅的保健医师胡维雄教授提出3-5-7饮疗原则:
3高:高新鲜度,高植物蛋白,高膳食纤维;
5低:低胆固醇,低盐,低糖,低脂,低酒精;
7分饱:饭菜要吃7分饱。
3、适当运动
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
4、常按养生长寿穴
穴位:丹田、关元、涌泉、足三里、三阴交、百合穴。
俗语“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足三里是俗称的长寿穴,经常按摩好处多多。
5、中医保健:疏通经脉、调理阴阳、平衡气血
更多中医知识请扫码咨询
【咨询电话】0731-84870742
地址:长沙县东一路与特立路十字路口西南角(蓝山郡)
来源:红网
作者:张晶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4/08/1110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