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和队员们合影照片集。
作者:湖南支援吉林长春医疗队队员 白桦
编者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一轮的疫情防控中,湖南省胸科医院医务人员坚守初心使命,冲锋在前、硬核担当,敢为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以实际行动助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紧张的工作间隙,奋战在各个哨点和卡位的队员们,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了奋战“疫”线的点滴故事,用一个个暖心举动诠释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
今天,湖南省胸科医院“疫”线日记推出医学检验部主管技师白桦和队友支援吉林长春战“疫”的故事。
奋战“疫”线
今天是结束支援吉林抗疫任务,返湘的第四天,双脚踏在长沙的这片土地,40天的抗疫之路画上了一个句点,心里无比安心和踏实。大家也终于如愿以偿吃上了心心念念的辣椒炒肉和小龙虾。单位领导和家人们的电话慰问,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
新冠疫情让我们无数检验人从幕后走到了公众视野,成为了抗击新冠疫情的前哨突击队,作为检验湘军中的一员,我们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
这是我们第二次出征支援兄弟省份。3月14日深夜,我们带着领导、同事们的嘱托和家人们的鼓励,踏上了吉林的土地,2000多公里的航程,从28℃的长沙来到了-5℃的长春,一个南方小伙第一次真真切切领略了祖国的地大物博。
长春也用一场降雪迎接了我们的到来,前往酒店的路上除了还在飘落的雪花,街道上空无一人,一座昔日繁华的都市按下了“暂停键”,这也意味着一场攻坚战即将开始。
第二天,我们就被安排在长春体育中心气膜方舱实验室开启新冠检测工作。我们作为气膜方舱实验室一舱打头阵的队伍,队员们眼神坚毅、分批进舱,狭窄的空间、紧密摆放并时刻运转散发出高温的仪器,让许多队友在里面待上一会就汗流浃背。
零下5℃的气温,逼得衣服湿透的大家一路小跑来到有暖气供应的医疗队休息室,尽管拿到手里的饭菜已不再那么温热,但大家工作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弱,抓紧短暂的时间休整。
十几个小时的通宵奋斗,一个班每舱日均2万多管的检测量,手被磨起了血泡、脸上勒出一道道久久不能恢复的痕迹,酸到抬不起来的胳膊……长春的雪景很美,但是大家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欣赏这北国的冬。心中想的是,晚上尽快保质保量完成检测,白天多休息,恢复体能,以便再次迎接晚上的挑战。
40天的“疫”线奋斗,我得感谢队友们的并肩作战和互相勉励。胡培磊作为三区(扩增区)的中坚力量,每一次进舱都是体力与脑力的考验,最早进舱,最晚出舱,时刻以一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钟彪主动承担提取岗位的体力工作,是大家心中一个顶俩的标兵,自己的工作完成后,还积极参与到加样工作中,每次出舱,内衣都已湿透;李文彬作为科室的生物安全主管,同时也负责我们队所有人的生物安全操作和防护,更是我们加样岗位上的速度“破风”手。大家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受到了领队和兄弟单位的一致肯定,没有辜负出行时单位领导对我们的嘱咐,和人民对于“大白”们的信任。
回想这段短暂而又漫长的时光,实验室仪器嘈杂的运转声不绝于耳,队友们忙碌的身影犹在眼前。期间我们收获了单位领导和科室主任、同事们不定期的视频问候和鼓舞,心中唯余感动。工会“一对一”关爱机制对我们每个队员身体和心理的关爱和疏导。领队和大队长为我们解决防疫物资,关心每一个队员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疫情面前,万众一心,大家共同铸造了一条钢铁防线,疫 “霾 ”渐渐散去,长春从冬天走到了春天,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硬核的中国力量让我一次又一次筑牢焊固我的意志,支援吉林抗疫期间,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能够成为贡献光热和力量的党员医护人员,我向往,我骄傲,我光荣!
去时雪满天山路,归时姹紫嫣红尽是春。今天长沙的天气恰好也是28℃,一如40天前的温暖。返湘回家,驰援吉林战 “疫”胜利而归,这是我的新征程,我即将以更好的状态、更专业的水平、更执着的信念服务好群众。
来源:红网
作者:白桦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4/27/1116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