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援吉日记|燃青春之火 存“抗疫”之情

来源:红网 作者:王颖 编辑:周曼 2022-05-10 20:22:4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王颖 整理报道

编者按:2022年4月4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15名医护肩负着家乡人民的重托,与湘潭队友一道,奔赴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奢岭方舱医院。在方舱奋战的23天里,队员们不仅创造了“五个零”的好成绩,还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5月10日,是湘潭市援吉医疗队员们正式解除隔离的日子,让我们从一个个小故事中见证跨越近3000公里的湘吉之情。

讲述人: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援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 李理

时间:2022年5月10日

图片1.png

故事一:人生道路上,有一种选择,叫做:舍弃!

这次出征的队员中,很多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其中杨璐勤的第二个孩子在出征时还未满周岁。她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年迈的婆婆在乡下独自照顾,孩子被迫断奶,并以不喝牛奶、不吃辅食,这种无声的“不合作行为”来表达对妈妈的思念,这让璐勤非常担心与牵挂。作为母亲,她可能会错过孩子第一次跌跌撞撞地独立行走,错过孩子第一声喃喃细语对“妈妈”的呼唤。

临行前的她,似乎比其他人都要安静,是百感交集?是依依不舍?我想都有。但她依然选择挺身而出,“我是一名护士,面对疫情,奋战一线,是我的职责;我是一名党员,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是我的义务!” 当仁不让,无怨无悔!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必须有人负重前行,北上抗疫的队伍中,我记住了这个“舍小家,为大家”的普通护士。

故事二:抗疫征途中,有一种勇敢,叫做:无畏!

在方舱里最累的工作是什么?我们工作的方舱医院是由一所未正式使用的职业技术学校临时改造,刚去的时候还存在一些安全的隐患。但面对困难,大家没有丝毫畏惧,在这里一切都是从无到有,我们医务人员既是装修工、搬运工、清洁工、修理工,还是信息员、物资分发员、消毒员。

图片2.png

在方舱里最危险的工作是什么?是患者脱下口罩,张开嘴巴,发出“啊——”的声音时,在这一呼一吸之间,是最容易被感染的。虽然有N95口罩把脸庞压得通红,有护目镜把眼周勒出痕迹,有防护服把全身包得严实,但这不是太空服,我们仍需要轻轻呼吸,眼结膜、鼻腔、口腔仍是病毒奋力侵袭的渠道。

在方舱里暴露风险最高的工作是什么?那就是进行大幅度活动时。比如,教病人练习中医八段锦体疗操的时候、在病房进行全面消毒工作的时候……虽然有防护服的保护,但大幅度运动容易造成防护服破损或移位,导致暴露。

故事三:忙碌工作中,有一种温暖,叫做:感动!

方舱医院主要收治的是轻症患者,我的主要工作是医疗查房:筛查出有往重症方向发展或因基础疾病需转运至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的病人;给有症状的病人,下达医嘱协助其进行药物治疗;给存在焦虑和不安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在舱内,患者多数时候在读书角看书,或是在床边适当运动,整个氛围都很和谐。为他们治疗的是我们,收获最多感动的也是我们:他们总是在距离我们一米多的位置就主动停下与我们交流;为他们测血压时,他们虽戴着口罩,却依然主动把头偏向一侧,曾经一位患者还抱歉地对我说:“医生,谢谢你理解我偏过头和你说话!”

图片3.png

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夜班查房时,大家都已入眠,一位阿姨仍在看手机。我过去问阿姨怎么还不睡觉,阿姨一直不回答,却一直在口袋里摸索着什么。直到她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口罩戴上后,才回答了我的问题,她说“我没戴口罩不能和你说话,怕会传染你”。只这么一句话,这么一个小动作,瞬间让我鼻子发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赵先生是我们病区的区长,他带动其他患者主动协助我们开展工作,并为我们写下了一首小诗:“这波疫情太凶猛,传播速度快如风,医护人员上前线,勇士舍己风险担,每天工作没个点,惦记家人回去难,一切付出为民安!”

谢谢你们的理解,谢谢你们的感谢,也谢谢在青春岁月里曾经为你们奋不顾身的这段时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在抗击疫情、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件事上从未退缩,在祖国需要时挺身而出,是我们做出的最正确、最光荣,也是最值得一生铭记的决定。这趟援吉旅程,是我从医路上一段宝贵的经历,也必将成为我坚定初心、“医”路前行的不竭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王颖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5/10/1123531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