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5日讯(通讯员 李海莎)赵女士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由于父母都患有高血压病,所以她一直很关注自己的血压,平时测量血压值波动在130~135/80~85mmHg,她很庆幸离140/90mmHg的临界值还有一小段距离。
最近,赵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2022年11月13日最新版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明确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下调至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赵女士这下着急了,连忙赶往长沙市第一医院。医生建议赵女士先做个动态血压监测,全面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
为什么要做动态血压监测?
正常人的血压在自主神经调节下,会在一定范围内有规律的波动,即早晨起床后7~10点及下午4~8点左右血压会生理性的增高,而夜间血压则会降低,血压曲线呈勺形。而高血压患者自我调节血压能力降低,昼夜节律会减弱甚至消失,24小时血压曲线就会表现为非勺型或反勺型。
长期的血压控制不佳,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晨峰血压过高容易引起心、脑、肾、外周血管、眼底动脉等靶器官损害,临床表现为心梗、脑梗/脑出血、肾功能减退等。因此,早期发现、诊断并治疗高血压非常重要。
高血压患者表现形式多样化,有人仅夜间或清晨血压增高;有人是在特殊场景时血压过度增高,如情绪紧张、运动等;还有人在医院测量血压增高,家中测量又是正常的,这部分病人很容易在常规诊疗中被漏诊或误诊,因此必须借助动态血压来辅助诊断。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
动态血压监测是通过佩戴血压记录仪,连续记录按设计模式要求的白昼、夜间血压,佩戴过程无明显不适感,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较常规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有如下优点:
动态血压记录24小时内在正常生活场景中多次血压,避免了单次测血压之间的客观差异和“白大衣现象”,有助于发现隐匿性高血压,提高体位性高血压及餐后低血压的检出率。
动态血压能评估24小时血压昼夜节律,提高夜间及清晨高血压检出率,能评价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及指导精准治疗。
动态血压中多项参数指标可用于不良预后的风险评估,预测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效应较诊室血压更强。
因此,当你发现或者怀疑自己血压异常,以及血压控制不佳时,建议尽早完善动态血压检查,及时有效控制血压,避免不良预后。
来源:红网
作者:李海莎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655/69/1208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