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影像资料(股骨头塌陷、骨质增生)。
红网时刻新闻8月31日讯(通讯员 戴进军 祖欢)今年56岁的朱女士(化姓)髋部疼痛十余年了,她回忆说刚开始感觉到髋部有酸痛时并未引起重视,觉得自己年轻,扛一扛就过去了。近2年来自觉走路时疼痛加剧,经保守治疗,症状并未缓解,长短腿的现象导致的跛行症状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了朱女士的生活,于是她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科门诊。
经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接诊的副主任医师柴志勇发现,朱女士股骨头已经出现变形塌陷,髋关节周围出现大量的骨质增伤,关节僵硬,关节间隙狭窄,呈现出典型的股骨头坏死晚期影像学表现,唯有全髋关节置换才能解决他目前的问题。根据患者的情况,科室手术团队在主任李宝军带领下,经过术前精心设计、测量,成功为朱女士实施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第一天朱女士即能下地行走,髋部走路疼痛感消失,双下肢长度恢复等长,步态也恢复正常。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据李宝军介绍,股骨头坏死又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简单来说就是因股骨头血液供应受损,导致股骨头出现了结构性改变及塌陷。其病因常和髋部外伤、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长期大量饮酒和合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有关。令人担忧的是股骨头坏死更喜欢找上30-50岁的青壮年群体,且发病年龄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并易累及双侧股骨头。患者遭受病痛的同时内心也备受煎熬,更是给家庭和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股骨头坏死重在早发现、早治疗,那该类疾病早期是否会有相关症状呢?李宝军介绍,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像该案例中的朱女士髋部疼痛或酸痛是最早的表现,因为休息后可缓解,很多患者并不会特别重视。甚至有些患者可能不会有特殊不适。对于有髋部外伤史、使用激素、大量饮酒等股骨头坏死高危人群,有必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检查,如完善实验室检查,进行X片、CT或核磁共振检查等,如拖到疼痛难忍才就医,疾病可能已经发展到塌陷或将要塌陷的中晚期阶段而失去“保髋”机会。
中青年群体股骨头坏死患者在“保髋”“换髋”上的选择容易因为认知方面的误区而对“换髋”存在顾虑。李宝军介绍,全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最成熟、效果肯定持久的人工关节,虽然人工关节有一定使用寿命,到时可能会磨损需要翻修,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假体材料的不断进步,人工髋关节材料使用寿命已大大提高,年龄已经不再是关节置换手术的禁忌。
李宝军提醒,对于III期及以上股骨头坏死者,盲目“保髋”可能效果适得其反,科室案例中的朱女士在经过多年保守治疗,其患肢的对侧肢体由于常年代偿,逐渐出现骨盆倾斜,脊柱侧弯,累及腰椎脊柱出现问题;而患肢肢体则由于使用较少,逐渐出现骨质疏松,而等到这些问题的出现就不是单纯换一个关节能够解决的了。故中青年患肢股骨头坏死终末期要谨防“拖拉”带来更严重的问题,其实全髋关节置换并不可怕,完美的手术会给患者患肢带来如获新生的感觉。
来源:红网
作者:戴进军 祖欢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2/75/1300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