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咳嗽、咳痰……身边很多人都有这些症状 到底是怎么回事?

来源:红网 作者:杨正强 陈思雨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2023-09-26 14:25:3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9月26日讯(通讯员 杨正强 陈思雨)进入9月中旬,身边很多人都出现了“咳嗽、咳嗽”的症状。多个社交平台上关于#全国都在咽喉炎吗#的话题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不少人反映,近期喉咙开始难受,嗓子奇痒无比还咳嗽,晚上睡也睡不好。

9月25日,在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看到,前来就诊的人群中,不少人有咳嗽、咳痰的症状。该院综合门诊部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升炉表示,近期门诊接诊的人群中,以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为主。

男子咳嗽十多天引起咽喉炎

“咳了十多天,感觉喉咙里有很多的痰,严重时咳个不停……”家住岳麓区的王先生从9月12号左右开始咳嗽,最严重时,感觉头都快炸了,眼睛也被压得难受,每次咳嗽时都得把手护在头顶,才好受一些,晚上觉也睡不好。

本以为自己是“三阳”了,王先生做了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阳,也没有其他感冒症状,就是咳嗽,总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咳不出来。到药店买了抗病毒口服液、消炎药和强力枇杷露吃后,咳嗽的症状才有所减轻,咳嗽时也总能咳出一些细碎的黄色脓痰。

“感觉自己都快成为一个‘痰罐子’了。”王先生表示。让他惊讶的是,身边不少人都有和他类似的经历,在办公室里、在公交车上,也总能听到阵阵咳嗽声。

针对王先生的情况,李升炉表示,出现长时间咳嗽、咳痰的症状,极有可能是患上了急性咽喉炎。

什么是急性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咽喉部疾病,是发生在咽喉黏膜的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在冬春季节最为多见,通常情况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

有研究资料表明,多数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 急性扁桃体炎。有70%~80%的咽喉炎由病毒引起,比如流感、新冠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其次,链球菌感染也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咽喉炎还可由受凉、疲劳、化学气体或粉尘的刺激、吸烟过度等诱因,因人体免疫力降低,而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李升炉表示,无论病因如何,大多数咽喉炎患者发病初期都以咽干、咽痒、咽部灼热为主要表现。当炎症侵及喉部,则出现咳嗽和声音嘶哑、发声费力,甚至失声的表现,继有咽喉疼痛等症状,且吞咽时加剧。此外,咽痛还常伴有颈部疼痛或肿胀,以及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

专家提示:当前正值季节更替 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目前正处于季节更替阶段,气温变化大,易引发咽喉炎等呼吸道疾病。一定要注意保暖,做好防护。”李升炉提醒,在秋冬季节,病毒和细菌比较容易流行,加上马上到来的中秋国庆假期,人口流动量会大幅增加,公众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科学锻炼身体,加强饮食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接种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疫苗。

健康链接:

6个方法有效缓解嗓子痛

很多咽喉炎患者,嗓子痛得比较严重,咽一口口水都疼得受不了,有没有什么方法能缓解呢?

1、口服止痛药。口服止痛药对减轻成人急性咽喉炎的疼痛非常有效,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最常使用,安全性最高的止痛药。

2、适当吃点冰的东西。冰块、冷冻冰棒、冰淇淋、冷冻酸奶等非常冷的食物具有麻木作用,可暂时减轻或缓解吞咽疼痛。注意摄入常温液体或冷饮可能无效,一定要冰的食物。

3、尽量选择吃温热的东西。与刺激性食物与常温液体相比,嗓子疼的人更容易耐受温热的液体和食物,比如温水、茶、鸡汤、粥等。

4、吃点润嗓子的食物。蜂蜜、硬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嗓子疼,尤其是含有薄荷成分的润喉糖。但注意,这种薄荷糖 6 岁以下儿童慎用,可能对神经有抑制作用。

5、多喝水。饮水有助于咽痛的缓解,还可以让咽部黏膜保持湿润,在一定程度上稀释痰液,利于黏稠痰液的排出。

6、改善空气湿度,避免空气污染。空气太干、空气污染会加剧嗓子疼,可以通过加湿器改善环境湿度,有助于缓解嗓子疼症状。

6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重度咽喉炎比较罕见,但其有气道梗阻风险,严重可危及生命。因此学会识别危险信号,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当出现以下6种情况时,意味着引起嗓子疼的疾病可能存在一些风险,需要及时就医:

1、看体温。持续高热难退或者反复发热超过3天;

2、看病程。嗓子疼超过7天且没有任何改善;

3、看呼吸。呼吸窘迫,比如呼吸过速、呼吸困难、三凹征;

4、看症状。嗓子肿胀,出现流口水或唾液汇聚的情况,颈部疼痛或肿胀、脖子动不了,张不开嘴等;

5、听声音。声音嘶哑,发音含糊不清,像口含”热土豆” 或出现喘鸣声

6、看精神状态。出现精神萎靡,血氧指标低于93等。

来源:红网

作者:杨正强 陈思雨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3/60/130901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