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第三期启动 为慢病防治提供中医解决方案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阳阳 编辑:李茜 2023-02-25 23:45:14
时刻新闻
—分享—

2月25日,第十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开幕式期间,“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第三期启动仪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耀、王军志,国医大师李佃贵,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杨明会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桑滨生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健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杨民教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晓东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贾振华教授,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相君先生参加启动仪式。

1.png

“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项目第三期启动仪式举行

慢性病是指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且迁延不愈类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病管理迫在眉睫。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常见慢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40余年来在国内外一大批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已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开展了大量基础、临床及多项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通络治疗在慢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联合各省市络病专业委员会承办。该公益活动旨在提升临床医师运用络病理论指导慢病防治诊疗水平,掌握通络药物防治慢病最新研究进展,进而对广大慢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广大慢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为慢病防治提供中医解决方案。

“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公益项目包括学术交流、专家义诊查房、慢病患者教育等多层次活动。自2015年启动以来,累计开展国家级、省市级、地县级专家学术交流活动50000余场、专家义诊200余场、患者科普教育9000余场,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项目开展的国家级、省市级、地县级三级学术交流体系,对提升医生和患者慢病防治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加过国家级、省市级学术交流的医师反馈,近年来,通过开展的“改善微小血管功能,减少神经功能残疾”的神经系统疑难疾病会诊、心律失常疑难疾病远程会诊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了解了通络药物在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心衰、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病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在临床工作中尝试运用络病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治疗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地县级学术交流活动旨在促进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及基层卫生工作者业务能力提升,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通过组织专家开展义诊、查房等公益活动,加强健康和医学知识的普及宣传,逐步提升基层卫生工作者诊疗水平及人民群众自我健康意识,改善全民健康素质,为基层“输血”的同时也为基层“造血”,目前已覆盖县乡村基层医师达100万人。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项目通过开展科普直播、专访等活动普及慢病管理知识,数千万人获益。专家表示,通过健康教育活动,患者不仅对冠心病、糖尿病等临床常见慢病防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补上了“疾病预防”知识的短板,而且让更多的人学会了养生和慢病预防,必将进一步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慢病防治,携手同行。“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项目将继续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通过慢病防治系列活动,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和群众的防病意识,进一步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为推动我国慢病防治管理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阳阳

编辑:李茜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6/69/123629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