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0日讯(通讯员 费点)龋病(又称“虫牙”“蛀牙”)是较常见的口腔疾病,在最近的一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8.5%, 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1.9%。当发现牙齿“有洞”、牙齿“变黑”甚至牙齿出现疼痛,那么通常情况下是长“虫牙”了。长“虫牙”了怎么办呢?
4岁的轩轩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长沙市口腔医院友谊路院儿童口腔医学中心检查牙齿,副主任医师黎卫兰在认真地检查过后发现轩轩左下后牙有龋坏,长“虫牙”了。
“为什么会长虫牙呢?应该怎么治疗?平时怎么预防?”
您是否有同样的疑惑?来听听黎医生怎么说。
什么是“龋病”?
龋病是指由于多种因素作用(细菌、食物、宿主、时间)导致的牙齿脱矿,进一步导致牙体硬组织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龋病的不同阶段:
浅龋 龋坏达牙釉质;
中龋 龋坏达牙本质浅层;
深龋 龋坏达牙本质深层。
龋病如何治疗?
根据龋坏的程度及患者自觉症状,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
控制菌斑。认真刷牙、定期洁牙或牙周治疗,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充填治疗。出现龋洞时,应及时进行充填治疗。去除龋坏部分,使用补牙材料进行充填,延缓或控制龋病的进展,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龋病如何预防?
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每次刷牙3分钟,保证刷牙质量。
使用牙线、牙缝刷或者冲牙器,清洁牙缝,预防牙齿邻接面的龋坏。
戒除不良习惯,比如小朋友含奶瓶睡觉、喝奶以后不刷牙、吃饭比较慢(含饭)、爱吃甜食等。
3-6岁小朋友可定期进行全口涂氟,促进牙齿再矿化,预防龋病发生。
“六龄牙”完全萌出,无龋坏,可进行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坏。
成人可使用含氟牙膏,每天早晚刷牙,餐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及时处理。
来源:红网
作者:费点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9/54/12637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