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又称为直肠脱垂,是指由于某些原因,直肠部位下移,肛门会逐渐出现异物感,紧接着肛门处还会出现小肉球,在排便的时候会从肛门处脱出。随着病情的加重,还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了解脱肛发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主治医师易科军表示,脱肛是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的一种疾病,一般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女性。根据直肠壁部分或全层下移,可分为不完全脱垂和完全脱垂,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造成脱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腹压增加
因长期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慢性咳嗽等,使腹压持续升高,向下推压直肠,可导致脱肛。
2、气血衰退
老年人年迈衰弱,或者女性多次分娩,可导致骨盆肌肉松弛,不易固摄,从而容易发生脱肛。
3、病久体弱
营养不良或久泻久痢,使坐骨直肠窝的脂肪被吸收,直肠失去扶持,就会出现脱肛的现象。
4、先天不足
由于先天不足,发育不全,直肠缺乏周围软组织及骶骨弯度的支持,也容易发生脱肛。
5、内痔或直肠息肉脱出
因内痔和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将直肠粘膜向下牵拉,可诱发直肠黏膜脱垂。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脱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多种原因都可引起,平时可根据病因做好预防措施。如已经发生脱肛,则应及时到专业医院接受科学治疗,并积极祛除相关诱发因素。(通讯员 舒丽)
来源:红网
作者:舒丽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55/54/1324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