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大幅增加,聚餐聚会活动亦增多,加之近期气温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增加。长沙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安全健康出行,谨防疾病入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监测信息显示,新变异株JN.1在各地逐渐成为优势流行株。近期我国流行的新冠病毒中,JN.1变异株呈现上升趋势。与前期流行的新冠病毒EG.5等变异株相比,JN.1变异株感染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类似。
据国家疾控中心预测,随着返乡、探亲访友及境内境外旅行增多,人员流动性增加,病毒传播扩散机会增加,春节期间新冠疫情可能有一定水平上升。
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新冠感染的重要措施,市民朋友注意个人日常防疫行为准则: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乘坐飞机、高铁、火车、空调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随时注意手部卫生。
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或者18-59岁患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高风险人群,建议在最近一次接种3-6个月后或最近一次感染6个月后(两种情况均发生的,以时间最近的一次为准),可接种1剂次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疫苗。
流感:
每年冬春季是流感的流行季节,监测数据显示,长沙市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流感为主,近期乙型流感占比有所升高,与甲型H3N2同为主要的流行亚型。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能减少感染流感和降低感染流感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此外,预防流感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正确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注意通风透气(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不到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场所。如需进入室内场所,请科学佩戴口罩,以下情形建议佩戴口罩: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厢式电梯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不仅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气溶胶颗粒以及通过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食物、水和空气是主要的传播载体。该病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中成人腹泻较为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
诺如病毒目前没有疫苗预防,搞好个人卫生、加强饮食、饮水卫生是预防关键。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
家中发现腹泻、呕吐患儿,需尽早隔离治疗,加强通风和消毒,避免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清理病人呕吐物及粪便时须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后要及时用肥皂、洗手液等清洁和消毒双手。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A组16型和其它肠道病毒等。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 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后应及时洗手,勿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汤匙等。
特别提示: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接种EV71灭活疫苗能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6月龄到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
食物中毒:
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也相应增加。我国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为多见,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时有发生。食物中毒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预防食物中毒注意以下几点: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吃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登革热:
登革热是热带及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常见的传染病。2023年初以来,全球共报告了500多万例病例和5000多例登革热相关死亡,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旅行者前往东南亚、非洲、加勒比海地区、中美洲和南美洲、太平洋岛国以及澳大利亚旅行时均有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恶心、呕吐、皮疹、轻度出血。重症病例会出现出血、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主要预防措施: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在皮肤上和衣物上喷洒有效的驱蚊剂;尽量住宿于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如果住宿的地方没有空调或纱窗,最好使用蚊香或灭蚊气雾剂,并使用蚊帐。
一氧化碳中毒:
冬春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发生场所为家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燃气、煤气热水器使用、安装不当或质量不合格,煤气灶或煤气管道发生气体泄露等,密闭的空调汽车内也是高危场所。此外,最近兴起的“围炉煮茶”也成为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场景。
轻度中毒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中度中毒患者还出现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面色潮红、多汗、神志不清、判断力下降等症状;重度中毒患者出现深度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口唇、面色苍白或紫绀等。轻度及中度中毒后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并及时抢救,一般无后遗症;重度中毒患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可有严重后遗症。
可以使用煤炉或炭火等取暖设备、燃气或煤气热水器、燃气或煤气或炭火灶具、小型油或汽发电机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车辆停放在车库、地下室时,不要让汽车引擎持续运转;车在停驶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空调,也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
一旦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开窗通风,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炭火等设施设备,同时迅速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并注意保暖。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有出行计划的市民朋友请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早规划行程,注意防寒保暖,备好必要的个人物品和防护用品,安全健康出行,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患者要带好常用药品。(通讯员 赵锦)
来源:红网
作者:赵锦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6/98/1351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