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住“病从口入”关 谨防这个“肝脏杀手”

来源:红网 作者:彭妮娜 编辑:周曼 实习生 马婉华 2024-03-19 10:06:3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3月19日讯(通讯员 彭妮娜)近日,患者吕某因间断发热40余天,先后转诊湖南省多家医院,经治疗体温仍有波动。后因发现寄生虫抗体阳性、肝内多发占位,就诊于湖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血吸虫病专科。通过询问病史得知他起病前曾生食大量淡水鱼片,完善各项相关检查,通过大便加藤片法发现了肝吸虫卵。湖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血吸虫病专科副主任医师彭妮娜来介绍一下肝吸虫病。

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学名华支睾吸虫病,是因生食和半生食含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的,由肝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所致肝胆损伤的一种常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感染途径有哪些?

肝吸虫病盛行于亚洲国家,在我国以南方地区流行为主,特别在部分地区人群主要通过吃“鱼生”“鱼生粥”或烫鱼片、虾、生鱼鲊等而感染。其他感染方式有儿童抓鱼后不洗手或用口叼鱼;居家用切过生鱼的刀及砧板切熟食物品或用盛过生鱼的器皿盛熟食物品均有可能使人感染;饮用生水亦可引起感染。

肝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肝吸虫病潜伏期一般为1-2个月,30天左右居多。感染愈重,潜伏期愈短。

急性:一次大量食入华支睾吸虫囊蚴可致急性起病。以寒战、高热、肝大、上腹疼痛为主要表现。症状明显,部分患者可有黄疸、荨麻疹、类白血病反应。

慢性:临床上就诊病例多为慢性期,一般起病隐匿、症状复杂。其中肝炎型表现为肝大、肝区痛、乏力、食欲减退等,部分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消化不良型表现为腹痛、腹胀、间歇性腹泻及肝大;肝硬化型表现为肝肿大、腹水、脾大、脾功能亢进等;无症状型表现为无明显症状;类神经衰弱型表现为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疲乏等;类侏儒型表现为生长发育障碍,智力不受影响。

儿童:学龄前发病率高,感染方式同成人,与儿童爱吃小鱼和免疫不健全有关。绝大多数表现有肝炎样的症状,重度感染者可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浮肿、肝大和发育障碍,导致肝硬化,少数患者甚至可致侏儒症。

异位寄生及异位损害:胰腺肝吸虫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胆管炎、胆囊炎等;肺部肝吸虫病极其少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诊断主要依靠在痰、支气管镜下细胞学刷片或粪便中查到虫卵。

如何预防肝吸虫病?

不生食或半生食鱼虾,提倡科学烹调方法。切蔬菜水果和肉类的砧板、刀具分开,定期高温蒸煮消毒,防止误食囊蚴,把住“病从口入”关。高发地区加强粪便管理和粪便无害化处理,避免虫卵污染水源,以防螺类和鱼类受感染。

来源:红网

作者:彭妮娜

编辑:周曼 实习生 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7/52/136399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