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5日讯(通讯员 李磊)2024年4月15-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说到防癌,不得不提“结直肠癌”,因为得了这种癌,真的有点“冤”!湖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李磊来介绍结直肠癌。
什么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二,死亡率排名第五,2020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如变细、血便、黏液便等)、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肠梗阻的表现等,另外还可以出现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所以平时如厕观察一下自己的便便是个很好的习惯。
结直肠癌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需要5-10年的时间,大多数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遵循腺瘤-癌序列,意味着在息肉尚未发展为癌之前有充足的时间提前发现并干预,但比较遗憾的是,许多患者错过了这个时间,85%以上确诊即为中晚期,而早期结肠癌平均5年生存率>90%。
影响结直肠癌的因素
约70%的结直肠癌为散发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饮酒)、肠道炎症、肥胖等是其常见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绝大部分可通过采取措施来改变。小部分的结直肠癌为遗传性的,以早癌筛查为基础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其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
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自40岁开始上升,并在50岁起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因此建议高风险人群在40岁起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符合一项或一项以上者: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本人有癌症史;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同时具有2项及2项以上者:慢性便秘(近2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黏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对象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结直肠癌的筛查方式
包括粪便潜血试验及DNA检测、血液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血浆ctDNA检测、结肠镜等,其中粪潜血试验是最经济便捷的初步筛查手段,而结肠镜及活检是确诊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对于普通人群的筛查建议如下:
粪便隐血试验,推荐每年1次;
粪便FIT-DNA检测,推荐筛查周期为每1~3年1次;
规范化全结肠镜检查,推荐筛查周期为每 5~10年1次。
癌症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是癌症是一类可防可控的疾病,约40%的癌症可以通过控制癌症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等得以避免,所以应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体检,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有效遏制癌症危害。
来源:红网
作者:李磊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8/59/13730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