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尿频、漏尿,中老年女性难题如何破解?

来源:红网 作者:黄凯凤 编辑:马婉华 2024-12-13 18:46:24
时刻新闻
—分享—

59岁的王阿姨,绝经已有9年,三年来,尿频和漏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经常白天小便9-10次,夜里起码要起来2次。在漏尿到难以忍受的情况下,王阿姨来到了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就诊。在医生唐梦婷的详细询问和检查下,发现王阿姨妇科状况并无明显异常,但盆底肌力筛查却提示盆底肌力差,仅59.1分,考虑为膀胱过度活动症和压力性尿失禁。经过一个半月时间治疗后,王阿姨尿频症状完全消失,无漏尿症状,盆底筛查肌力明显提升。

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即OAB,又叫尿急综合征、尿急-尿频综合征。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球患病率16%-17%。女性OAB的患病率超过40%,65岁以上的人群中更增加到51.5%。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表现有哪些?

尿频、尿急、夜尿、尿失禁;尿踌躇、尿无力、尿线细、断续排尿;尿不尽、尿后滴沥;夜间遗尿、尿痛。

尿频:白天解小便次数大于8次,夜尿大于等于1次。

尿急: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需要排尿,且难以控制。

漏尿:咳嗽、喷嚏、大笑、运动或有尿意时,出现不自主尿液自尿道漏出来,分为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

膀胱过度活动症检查方式有哪些?

尿液分析、白带常规、分泌物培养、盆底肌评估、残余尿测定、必要时泌尿系B超、膀胱镜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等。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

保持乐观心态,控制液体摄入(每日1500到2000ml)。

适度膀胱功能训练,提高排尿的控制能力。

锻炼盆底肌功能,最常用的运动方式是凯格尔运动。

大多数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往往有慢性盆腔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等疾病,因此一定要积极治疗,有效减少诱发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不利因素。

物理治疗方式:电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辅助的盆底肌电刺激、胫神经刺激疗法。

药物治疗:控制及缓解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等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通讯员 黄凯凤)

来源:红网

作者:黄凯凤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56/57/1454031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