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吃糖,却又怕蛀牙,这让不少家长陷入两难。明明已严格控制孩子吃糖,为何蛀牙还是找上门?长沙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黎卫兰指出,守护孩子牙齿健康,远不止“不吃糖”这么简单。关键在于科学选择糖果、控制频率、均衡饮食并做好口腔清洁。
吃甜食不“伤牙”的小秘密
龋病(俗称“虫牙”)其实是细菌在牙齿上“搞破坏”的结果。细菌以食物残渣(尤其是糖分)为食,分泌酸性物质腐蚀牙齿,久而久之形成小洞,甚至引发疼痛。就像木头被虫子蛀空一样,牙齿也会被细菌“啃”蚀干净。
很多家长认为糖是蛀牙的“罪魁祸首”,然而甜食作为童年的快乐源泉之一,完全禁止孩子吃糖并不现实。
如何让孩子既能享受甜食,又能保护牙齿呢?
1.优选“健康糖”:认准成分标识
选择代糖糖果:优先选择含木糖醇、甜菊糖苷等代糖的糖果,它们既能满足孩子的甜味需求,又能减少糖分摄入。同时木糖醇还能刺激唾液分泌,帮助中和口腔酸性环境。选择时认准“低糖”或“无糖”标识,避免高糖糖果。
2. 警惕糖果“质地”:易清洁是关键
避开黏性糖果:如奶糖、软糖、太妃糖等,极易黏附在牙齿沟隙难以清除,大大增加蛀牙风险。
避免长时间含化:硬糖含化时间久,糖分持续释放,建议选择咀嚼后吞咽的糖果。
3. 严格控制频率:减少“酸蚀”时长
频繁吃糖会让牙齿长期处于酸性环境中,增加蛀牙风险。提醒家长控制孩子吃糖的次数,并督促他们吃完糖后及时刷牙或漱口。
4. 当心“隐形糖”:无处不在的威胁
除了糖果,许多食物也隐藏着大量糖分,比如风味酸奶、即食麦片、水果干,甚至红烧肉、糖醋排骨等。吃完这些食物后,记得让孩子漱口或刷牙哦!
饮品选择:白水是牙齿“最佳守护者”
黎卫兰特别提醒,孩子喜爱的汽水、果汁和风味酸奶往往是“甜蜜陷阱”——高糖分加上碳酸饮料的酸性,对牙齿造成双重打击。白开水才是牙齿最健康的饮品,能有效清洁口腔、稀释糖分和酸性物质。若孩子想喝其他饮料,务必在饮用后及时喝几口清水“冲洗”口腔,减少残留糖分对牙齿的侵害。
均衡饮食,牙齿更强壮
孩子的牙齿发育需要全面的营养支持,这些食物不仅能促进牙齿健康,还能锻炼咀嚼能力,促进孩子的颌骨发育。
优质蛋白:肉、蛋、奶是牙齿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
耐嚼食物:如瘦肉、胡萝卜、坚果等。咀嚼这些食物能有效刺激颌骨生长,有助于牙齿排列整齐。
科学看待“糖”:糖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完全戒糖并不科学。关键在于适量摄入,将其融入均衡的膳食结构中。
黎卫兰强调,保护孩子牙齿健康,并非要求他们与甜食彻底“绝缘”,而是引导他们学会科学选择、控制频率,并养成及时清洁口腔的好习惯。均衡饮食、多咀嚼、足量饮水(尤其是白开水)、有效刷牙(含使用牙线)、定期口腔检查,多管齐下,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坚固的牙齿,绽放自信笑容。(通讯员 李芳)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李芳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0/74/1508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