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1日讯(通讯员 黄文俊)盛夏时节,蚊虫进入活跃高峰期,嗡嗡作响的“乐章”和皮肤上瘙痒难耐的“红包”,让人不胜其烦。“花蚊子”吸血凶猛,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传播登革热、基孔肯亚热等多种蚊媒传染病。
湖南省康复医院医生提醒,登革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感染后一般经过1-14天的潜伏期,患者会出现突发高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登革热目前没有特效药和有效疫苗,因此,了解蚊子习性,做好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
定时清理:让蚊子“无家可归”
蚊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蚊子在水中产卵,蚊卵→幼虫→蛹→成蚊的过程需花费一周时间,因此需定期检查家中积水,如花盆托盘、花瓶、饮水机接水盘等,植物或用沙石种养,如用敞口花瓶水养,应每3-5天换水,并冲刷容器内壁及植物根部。
物理隔离:构建防蚊屏障
1.家中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蚊香或电驱蚊器等产品。
2.外出尽量穿浅颜色的长袖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在外露的皮肤上涂蚊虫驱避剂。
3.避开黄昏等蚊虫活跃高峰时段外出,减少在树荫、草丛等逗留。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减少汗味吸引。
化学防蚊:杀灭成蚊,消除隐患
1.使用家用喷雾杀虫剂,针对室内墙角、床底、沙发缝隙等蚊虫藏匿处喷洒(避开食物、餐具)。使用蚊香、电热液体蚊香时,应置于上风侧;电热蚊香片、电热液体蚊香使用毕应及时关闭电源。
2.必要时,在密闭空间使用烟雾杀虫剂进行熏蒸灭蚊。
科学止痒:止痒妙招指南
1.止痒消肿:用肥皂水清洗中和酸性毒液,或冷敷10-15分钟缓解不适;炉甘石洗剂、薄荷膏等可减轻瘙痒。
2.避免抓挠:抓挠易引发感染,可涂抹含有激素的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但儿童需遵医嘱。
一旦怀疑自己感染了登革热,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主动告知医生,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或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染给家人。
来源:红网
作者:黄文俊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65/1514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