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医师节|汤玲:怀揣仁心 践行医者初心

来源:红网 作者:尹新发 刘兆衡 编辑:周曼 2025-08-19 10:31:16
时刻新闻
—分享—

汤玲.jpg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尹新发 刘兆衡 长沙报道

汤玲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医德医风,用医德要求自己的工作,用耐心和爱心践行职责,时刻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放在第一位,尽一切可能维护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荣誉。治疗方案的详细告知与讲解、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宣教、查房时主动去握病人想伸而未伸出的手,以及对病人亲切的称呼、关心的询问是她耐心与爱心的最好诠释,始终以患者第一和这些多年如一日的平常举动,让她贏得了众多患者的高依从性;家属送来的红包,她会在背面写上“早日康复”退还回去;“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安慰”,对于临终患者她不仅会用言行温暖着病人,同时也会尽可能地抚慰家属。

她也是辖区家庭医生团队的一名团队长,当她得知一位恶性肿瘤卧病在床的老人超过20个小时没排尿小腹胀得厉害、希望社区医院医生上门给予帮助时,哪怕是中午休息时间她也立马顶着夏日高温上门为患者导尿,及时解除了患者的痛苦,赢得了家属对医务人员的肯定。她带领的科室从没有出现过医疗事故和纠纷,病人送的锦旗挂满了两侧的走廊。

作为一名医生,她勤奋耕耘,不懈探索,像海绵一样吸纳新知,如钉子一般钻研新术,精益求精。她会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最新指南和积极参加各类学术培训,不断求索新知识提升自身业务能力。2022年12月底新冠疫情放开,当时新冠病人住院都挤在上级医院,作为住院部主任,她预判全面放开后基层肯定需要分担分流病人,但当时基层没有抗病毒特效药,对需要住院的病人没有治疗经验,所以她主动查找规范的治疗方案以顺利接收住院病人。

疫情过去三年余,但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对1月3日她收治的两位80岁高龄重病人也仍记忆犹新:白肺面积达70%以上、血氧仅75%左右、意识已模糊。在她和科室医护的精心治疗下两例白肺均完全吸收,虽然一例常规抗凝后仍并发了轻微的脑梗死,但脑梗也在中心完全康复。白衣天使的使命一直督促着她不能停歇脚步,当时临床医生不够她就白班夜班连轴转,上级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老师到她科室指导治疗,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竟然有那么重的住院病人且治疗还那么规范全面时,在震惊之余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走上中心管理岗位,她深知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工作重心从临床一线转向了行政统筹岗位,但她身体力行,以躬身之姿领航团队,用脚印丈量责任之地,推动中心精细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患者有更好的就医体验。在中心主任的大力支持下,2025年她积极主导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开福区示范胸痛救治单元的规范化建设工作,打通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

多年的沉淀与积累让她拥有一大批看诊病友,不在诊室的时间她的行政办公室也随时化身成临时诊室。她既是“医者”也是“管理者”,她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她热爱的工作和关心的病人,加班是常态。可作为母亲、妻子、女儿,她欠家人的太多,她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书写着自己挚爱的医疗事业,用自己的善良执着,平凡而高尚的境界,默默诠释“医生”和“人生”的内涵。

安心如磐,使命在肩。她以“钉钉子”的精神扎根于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健康守门人”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红网

作者:尹新发 刘兆衡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52/152100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