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层饼”式撕裂的肩袖,如何微创“裱花”修复?

来源:红网 作者:蔡广庆 编辑:李雅婷 2025-08-11 10:30:3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8月11日讯(通讯员 蔡广庆)“现在连一瓶矿泉水都拧不开了。”55岁的长沙市民李阿姨提起近一年的经历,满是无奈。起初只是晾衣服时胳膊有点发酸,没成想,日子一天天过去,梳头、端碗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动作,都渐渐变得费劲。更让她煎熬的是,深夜里突如其来的剧痛,像是有锥子在骨头缝里钻,根本没法好好睡觉。

此前,她在当地诊所就诊,以“肩周炎”治疗,半年来尝试了多种传统治疗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近日,李阿姨来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星沙院区的骨伤科一病区看诊。

长沙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胡伟国和主治医师胡政给李阿姨做了细致检查,发现她右肩的三角肌有明显萎缩,抬手时会出现“疼痛弧”,“空罐试验”和“外旋迟滞试验”也呈现阳性。进一步完善核磁共振检查显示,李阿姨的冈上肌全层撕裂,撕裂口宽达5厘米,肌腱像断开的橡皮筋一样,向近端缩回了3厘米,初步诊断为右侧肩关节巨大肩袖撕裂。

面对李阿姨这复杂的情况,胡伟国团队多次讨论,制定了治疗方案。团队首先考虑尝试微创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这种方式就像用“订书钉”把肌腱拉回来;同时,手术中还准备选取自体阔筋膜加上补片桥接修复肩袖,相当于在缺损的地方取自身肌腱来“打补丁”。

手术时,医生在关节镜下看到,李阿姨的冈上肌像“千层饼”一样分层撕裂,强行拉扯也无法将其拉至足印区域。于是,术中果断启用B计划:取患者同侧大腿的阔筋膜张肌,经过折叠编织后,进行补片桥接。术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补片平整覆盖,需要像“裱花”般精准地展开在肱骨头裸露区;分层缝合也很有讲究,要对肌肉不同层面分次缝合,避免断面错位;另外,关节镜下的“线团管理”也很关键,得通过不同通道牵引缝线,一步一步打结,防止缠绕。

手术后的磁共振检查显示,补片完全盖住了该覆盖的区域,肱骨头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李阿姨术后肩膀功能恢复得不错,对治疗效果挺满意。

胡伟国表示,肩袖就像衣袖的“吊带”,一旦发生巨大撕裂,手臂就像“断电”了一样,这时候就得通过手术修复,防止肌肉永久萎缩,从而减轻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其中,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而选对治疗方式更是关键。他特别强调,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还有可能是肩袖撕裂。

识别肩袖损伤,可以留意三个信号:一是夜间会痛醒,这和肩周炎的持续性疼痛不一样;二是特定角度发力时会没劲儿,比如举吹风机、抬手、反手、梳头的时候觉得困难;三是“假性麻痹”,就是被动活动肩膀时挺正常,但自己主动抬手就特别费劲。

日常生活中可以针对性地预防:中老年人要注意姿势,避免突然提重物,可以借助推车、减少过肩运动,减轻肩部突然受力;健身爱好者运动前要充分热身,注重肩部力量平衡训练;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每小时可以做“招财猫”式的肩部放松动作;高危人群适合选择太极拳、平地健走等低冲击运动。胡伟国提醒,肩关节不舒服要尽早去医院看,别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来源:红网

作者:蔡广庆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55/151924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