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得深”的铅中毒,快来了解一下!

来源:红网 作者:赵旺 编辑:李雅婷 2025-08-13 12:13:2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8月13日讯(通讯员 赵旺)铅中毒是潜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隐形威胁”,不容易被发现。铅中毒到底是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防范?今天,长沙市第四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毕明来带大家了解它。

什么是铅中毒?

铅,作为一种重金属,会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甚至皮肤进入体内,逐渐在骨骼、血液、器官中累积,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为什么说铅是“隐形威胁”?

1、症状藏得深,容易被误判

儿童铅中毒:早期表现为食欲减退、注意力分散、情绪波动等。极易与多动症、青春期变化等混淆。常被家长误认为是“性格问题”或“成长阶段现象”。

成人铅中毒:表现为疲劳、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容易被归因于工作压力或亚健康。

值得警惕的是,不少人血铅水平超标并无明显症状,但实际已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2、暴露途径多,藏在生活细节里

铅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人体,且这些暴露源看似无害,不易被察觉。

饮食:含铅餐具、受污染食品、部分不合规的传统皮蛋等。

呼吸:含铅粉尘(老房油漆剥落、工业区空气)、汽车尾气(含铅汽油残留)。

接触:劣质化妆品(如含铅美白霜)、劣质含铅玩具。

其他:如某些偏方等。

3、一旦“扎根”,很难彻底清除

铅进入人体内后,在血液中能停留30天,在软组织中能潜伏约35天,而在骨骼中可蓄积20-30年。一旦形成蓄积,用药物也难以清除。

4、低剂量也可能伤害身体

不要认为“一点点铅没事”。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临床铅暴露管理指南》中,将50微克/升设为儿童血铅干预参考标准值,高于50微克/升时就要立即干预。这意味着,哪怕是很低剂量的铅,也可能对生长发育中的孩子造成不可逆伤害。

如何应对这一“隐形威胁”?

1、主动筛查:高风险人群(儿童、孕妇、职业暴露者)应定期检测血铅。建议检测血铅时,最好持续在同一家单位用同一种检测方法,防止因为更换方法导致结果差异,出现误诊、漏诊情况。

2、生活中的预防:

日用品:为孩子选购正规渠道的玩具,避免“三无产品”。

饮食:鼓励儿童多食用虾皮、海带、牛肉等具有排铅作用的食物,多食用易消化、高蛋白和富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皮蛋、油炸食品、爆米花等食物,同时纠正偏食习惯。

行为:努力纠正孩子吮指、啃指甲、爬行玩耍、饭前不洗手等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来源:红网

作者:赵旺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57/151980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