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什么病?长沙东大肛肠医院带你了解

来源:红网 作者:卿佩星 编辑:马婉华 2025-08-13 16:51:5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8月13日讯(通讯员 卿佩星)享受一顿美食后,胃部却隐隐作痛、胀满不适,甚至伴随反酸、嗳气。这些看似寻常的消化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胃粘膜的损伤。当胃镜检查报告上出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这样的诊断时,患者常常感到困惑:这究竟是什么病?该如何应对?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主治医师李顺祥表示,“慢性胃炎”指胃粘膜炎症长期持续存在,是常见胃部问题;而“非萎缩性”表明胃粘膜腺体结构基本完好,胃酸等分泌功能保存较好,与胃粘膜腺体减少甚至消失、癌变风险升高的“萎缩性胃炎”有本质区别;“伴糜烂”指胃粘膜表面有微小破损或浅表溃疡,未深达肌层。

“伴糜烂”是否意味着严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属于胃炎中相对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严重性”需要从多方面来看待:相较于“萎缩性胃炎”或深大的“消化性溃疡”,它确实不处于严重的阶段,腺体未萎缩是积极信号;糜烂的存在明确提示胃粘膜屏障已受损,处于一种“受伤”状态,这通常是胃粘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导致,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不良饮食、精神压力等。

如果不加以重视和适当干预,持续的炎症和糜烂状态可能进一步加重:

症状加重:腹胀、腹痛、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更频繁、更明显,影响生活质量。

溃疡风险:糜烂若持续加深,可能发展为更深、更难愈合的消化性溃疡。

潜在出血:糜烂面可能导致少量渗血,长期可能引起慢性失血,主要表现为贫血。

炎症迁延:持续炎症是胃粘膜病变进展的土壤,如果长期不控制,可能会向更严重的类型发展,尽管非萎缩性胃炎本身癌变风险极低。

如何调理?

针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调理,核心在于去除损伤因素、保护并促进胃粘膜修复。

明确并根除病因:建议精细幽门螺杆菌检测,如果检测阳性,根除治疗是基础。如果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需咨询医生评估是否必须使用,或更换对胃损伤小的药物。

调整生活方式:吃饭建议定时定量,避免饥饱无常,细嚼慢咽,减轻胃负担;选择易消化、低刺激食物,严格限制辛辣、过酸、过甜、油炸、烧烤、腌制品、浓茶、浓咖啡、碳酸饮料、酒精,避免过硬、过烫、过冷食物;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严重损害胃粘膜屏障;保证充足睡眠,培养放松习惯。

定期随访观察:即使症状缓解,也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来源:红网

作者:卿佩星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57/151986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