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医常说的“忌生冷”,到底指的是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易成功 编辑:马婉华 2025-09-18 10:23:3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9月18日讯(通讯员 易成功)每次看中医,总能听到一句叮嘱:“少吃生冷的东西”。很多人心里嘀咕:生冷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总要“忌口”?今天,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蔡惠芳来介绍一下“生冷”的含义。

“生冷”不止是“凉的”这么简单

在中医理论中,“生冷”其实分为两类:

“生”:指未经过烹饪处理的食物,比如生鱼片、生蔬菜、生鸡蛋等。这类食物多属性寒凉,容易阻碍脾胃运化,增加消化负担。

“冷”:指温度过低的东西,比如冰淇淋、冰饮料、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食物。低温会直接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邪内生。

为什么中医强调“忌食生冷”?

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喜温恶寒。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功能失调,出现以下问题:

脾胃虚寒:腹痛、腹泻、食欲差、容易胀气;

寒湿内停:身体困重、大便黏腻、疲劳乏力;

女性常见影响:痛经、月经不调、经血中出现血块;

长期影响体质:尤其是本就怕冷、手脚冰凉的阳虚人群。

哪些属于“生冷”食物?

生食类:蔬菜沙拉、生黄瓜、生西红柿;生鱼片、生蚝、醉虾等;溏心蛋、含生蛋液的食物。

冷饮与冷藏品:冰淇淋、冰水、冰奶茶;冷藏酸奶、冰镇水果;凉拌菜、冷藏甜品。

性寒凉的水果:西瓜、香蕉、梨、柿子、猕猴桃、火龙果等。

性寒凉的蔬菜与水产品:苦瓜、海带、绿豆、冬瓜;螃蟹、蛤蜊、牡蛎等。

寒性药材与茶饮:如金银花、菊花、薄荷等,不宜长期过量服用。

体质偏热、易上火的人,可适当吃一些清热平衡,但阳虚、脾胃功能弱的人群应尽量避免。烹饪能改变食物属性,如寒性的蔬菜煮熟后寒性大减,搭配温性食材如生姜、紫苏也能中和部分寒性。

“忌生冷”的本质,是保护脾胃、温养阳气。不同体质、不同季节,应有不同的饮食策略。学会辨别自身体质、合理安排饮食,才是中医饮食智慧的关键。

来源:红网

作者:易成功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51/1528910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